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邊將

〔唐朝〕 貫休

但看千騎去,知有幾人歸。 (見《吟窗雜錄》卷十四正字王玄《詩中旨格》引。 )(按:《全唐詩》卷八三七收此二句,缺題,今重錄。 又按:《全唐詩》收貫休詩缺文甚多,今據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禪月集》多可補齊,錄如次。 全詩不重錄。 〖1〗《全唐詩》卷八二六《送姜道士歸南岳》第十一句缺二字,《禪月集》卷二此句作「落葉蕭蕭□杳窅」。 〖2〗《全唐詩》卷八二七《上孫使君》第三十九句缺一字,前書卷三此句作「瑞雪鎖戈鋋」。 〖3〗《全唐詩》卷八二八《送崔使君》第二七句缺二字,前書卷五此句作「望塵一氣連紫闥」。 〖4〗《全唐詩》卷八二九《秋居寄王相公三首》之一首句缺一字,前書卷八此句作「禪林蟬蛻落」。 〖5〗《全唐詩》卷八三○《桐江閒居作十二首》之七第四句缺二字、第八句缺一字,前書卷十此二句作「詩好抵瓊瑤」、「誰更美南朝」。 同詩之八第四句缺二字,前引書作「風栗似鹽苞」。 《嚴陵集》卷二引作「罔葛似鹽苞」。 〖6〗《全唐詩》卷八三○《送黃賓于赴舉》第三、第七句各缺一字,《禪月集》卷十此二句作「二階欣夜雪」、「經師無一事」。 〖7〗《全唐詩》卷八三一《夜對雪寄杜使君》第十四句缺一字,前書卷十二此句作「豐年已可敷」。 〖8〗同書同卷《避寇白沙驛作》第五句缺三字,前書卷十二此句作「寇亂時時作」。 〖9〗同書同卷《送友人之嶺外》第七句缺一字,前書卷十三此句作「明時好登進」。 〖10〗《全唐詩》卷八三二《別東林僧》第三句缺二字,前書卷十五此句作「明時好登進」。 〖11〗《禪月集》有自注云:「雙□□□□大夫宅。 」《送杜使君朝覲》末句缺一字,《四庫全書》本《禪月集》卷十四此句作「應許代天功」。 〖12〗《全唐詩》卷八三三《送僧歸山》第六句缺一句,《四部叢刊》本《禪月集》卷十六此句作「塢燥燒如靁」。 《四庫全書》本亦缺一字。 〖13〗《全唐詩》卷八三五《經弟妹墳》第五句缺二字,《四庫全書》本《禪月集》卷十九此句作「鴻衝碧漢霜中斷」。 )(〖14〗《全唐詩》卷八三五《大蜀皇帝潛龍日述聖德詩五首》之二第五句缺三字,第六句缺一字,前書卷二十此二句作「風清鼙角山河壯,劍肅神龍草木寒」。 〖15〗《全唐詩》卷八三六《東陽罹亂後懷王慥使君五首》之一第三句缺一字,前書卷二十二此句作「裂地鼓鼙軍羽急」。 〖16〗同書同卷《避地毘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首》之三首句缺一字,前書卷二十二此句作「殷雷車雨滴階聲」。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临江仙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 君山自是小蓬瀛。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微闻兰芝动芳馨。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滕宗谅 宋词
  • 菊花新

    坐卧双眉镇长敛。 绣户初开花满院。 罗帏翠屏空,风微动、玉炉烟飐。 儿夫心肠多薄幸,百计思、难为拘捡。 几回向伊言,交今后、更休抛闪。

    杜安世 宋词
  • 失调名

    山头望,波光泼眼。

    苏轼 宋词
  • 小重山

    一夜西风响翠条。 碧纱窗外雨,长凉飙。 朝来绿涨水平桥。 添清景,疏韵入芭蕉。 坐久篆烟销。 多情人去后,信音遥。 即今消瘦沈郎腰。 悲秋切,虚度可人宵。

    赵长卿 宋词
  • 水调歌头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 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 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 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 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 功名年少馀事,雕鹗几横秋。 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 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

    杨冠卿 宋词
  • 鹧鸪天

    一榻清风殿影凉。 涓涓流水响回廊。 千章云木钩輈叫,十里溪风䆉稏香。 冲急雨,趁斜阳。 山园细路转微茫。 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辛弃疾 宋词
  • 碧牡丹

    睡起情无著。 晓雨尽,春寒弱。 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 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 为谁开,为谁落。 正愁却。 不是花情薄。 花元笑人萧索。 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托。 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 对花羞,为花恶。

    程垓 宋词
  • 八声甘州

    惜馀春、蛱蝶引春来,杜鹃趣春归。 算何如桃李,浑无言说,开落忘机。 多谢黄鹂旧友,相逐落花飞。 芳草连天远,愁杀斜晖。 谁向西湖南畔,问亭台在否,花木应非。 看孤山山下,惟说隐君庐。 想钱塘、春游依旧,到梨花、寒食隘舟车。 寻常事,不须惆怅,暮雨沾衣。

    汪莘 宋词
  • 失调名

    清高绝,雪崖翁。 向上玄机顿观通。 金鼎有丹成九转,凝然宴坐白云中。

    龚大明 宋词
  • 鹧鸪天

    芳草萋萋入眼浓。 一年花事又匆匆。 吐舒桃脸今朝雨,零落梅妆昨夜风。 云接野,水连空。 画栏十二倚谁同。 两眉新恨无分付,独立苍苔数落红。

    刘学箕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