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江山四望幽,白雲高卷嶂煙收。 日廻禽影穿疎木,風遞猿聲入小樓。 遠岫似屏橫碧落,斷帆如葉截中流。 [□□□□□□□,□□□□□□□]。 (見《輿地紀勝》卷一六三《敘州》。 )(按:《全唐詩》卷七六一收三四兩句。 )。
无
其他无
〔唐朝〕 幸夤遜
滿目江山四望幽,白雲高卷嶂煙收。 日廻禽影穿疎木,風遞猿聲入小樓。 遠岫似屏橫碧落,斷帆如葉截中流。 [□□□□□□□,□□□□□□□]。 (見《輿地紀勝》卷一六三《敘州》。 )(按:《全唐詩》卷七六一收三四兩句。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歌玉屢招疑,終朝省復思。 既哀黃鳥興,還復白圭詩。 請益先求友,將行必擇師。 誰知不鳴者,獨下董生帷。
龍門澗下濯塵纓,擬作閑人過此生。 筋力不將諸處用,登山臨水詠詩行。
煙花雖媚思沈冥,猶自擡頭護翠翎。 強聽紫簫如欲舞,困眠紅樹似依屏。 因思桂蠹傷肌骨,爲憶松鵝損性靈。 盡日春風吹不起,鈿毫金縷一星星。
傳神蹤迹本來高,澤畔形容媿彩毫。 京邑功臣多佇望,凌煙閣上莫辭勞。
地險崤函北,途經分陝東。 逶迤衆山盡,荒涼古塞空。 河光流曉日,樹影散朝風。
因隨八馬上仙山,頓隔塵埃物象閑。 只恐西追王母宴,却憂難得到人間。
脩貢年年採萬株,只今勝雪與初殊。 宣和殿裏春風好,喜動天顔是玉腴。
翠麓青秧带小川,無營門巷自蕭然。 中間至樂何人解,只在藤牀拄杖前。
再爲會稽行,聊問會稽美。 禹穴遷所探,秦望斯所紀。 年代已浸深,書碑必亡矣。 剡溪有樵風,其事恐非是。 買臣千載後,得無負薪子。 黄庭昔換鵝,道士儻不死。 行當訪其真,願以鵝報爾。 慎勿笑我癡,萬事難可擬。 摘筍復盈檐,緡魚新出水。 此又食之珍,因書悉條理。
崢嶸古寺閣,蒼山插晴簷。 少室出天外,巍巍何尊嚴。 王都在其下,風露國所霑。 日暮飛雲歸,已失中頂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