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元氣本虛無,紅顏長者體如酥。 火裏變身還火裏,仙人得意號玄珠。 。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玄光
天生元氣本虛無,紅顏長者體如酥。 火裏變身還火裏,仙人得意號玄珠。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三載爲吳郡,臨岐祖帳開。 雖非謝桀黠,且爲一裴回。
蜀路危於劒,憐君自坦途。 幾回曾啖炙,千里遠銜珠。 野性便荒飲,時風忌酒徒。 相門多禮讓,前後莫相踰。
中原無鹿海無波,鳳輦鸞旗出幸多。 今日故宮歸寂寞,太平功業在山河。
土德承餘烈,江南廣舊恩。 一朝人事變,千古信書存。 哀挽周原道,銘旌鄭國門。 此生雖未死,寂寞已消魂。 (以上二首角《宋詩紀事》卷三。 )(見《東軒筆錄》卷一、《宋朝事實類苑》卷三六。 第一首第四句「白草」二字,《東軒筆錄》作「芳草」、《宋朝事實類苑》作「荒草」。 )(〖1〗宋翟耆年《籀史》:「徐鉉鼎臣從李煜歸朝,爲銀青光祿大夫、右散騎常侍。 太平興國中,李煜薨,詔侍臣撰煜神道碑。 有欲中傷鉉者,奏曰:『吳王事,莫若徐鉉爲詳。 』遂詔鉉撰。 鉉泣曰:『臣舊事李煜,陛下容臣存故主之義,乃敢奉詔。 』太宗許之。 鉉但推言歷數有盡,天命有歸而已。 其警句云:『東鄰搆禍,南箕扇疑,投杼致慈親之惑,乞火無鄰婦之詞。 始勞因壘之師,終後塗山之會。 』太宗覽之,稱歎不已。 異日復得鉉所撰《吳王挽詞》,今傳者二首云云。 鉉被詔撰《江南錄》,故有『信書』之句。 東鄰謂錢俶也。 」〖2〗望按:如《籀史》所載,知挽辭二首之作,已在入宋之後。 以所涉李煜,曾是南唐之主,而徐鉉生活於五代者亦四十餘年,且《全唐詩》徐鉉卷亦收其仕宋後篇什,故仍援例錄補,俾成完帙。 )。
簾外微明燭下粧,殿明放鎖待君王。 玉階地冷羅鞋薄,衆裏偷身倚玉牀。 (《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卷十六)。
一水去縈繞,四山來周遭。 夷猶聊適意,登降自忘勞。 五嶺煙雲古,三江氣象豪。 此邦真蕞爾,形勝助風騷。
支提天冠千眷屬,龜山蔡柳兩尊宿。 總在參禪屋角頭,開眼光光互相燭。 參禪自是雲水儔,四顧坤維有高躅。 勝妙光中不肯留,六六要明三十六。 當其行,歌一曲,春草青兮春水綠。 東山老矣夫何言,縱有言兮不堪讀。
囊香著郎衣,經綃著郎手。 此意不及綃,共郎永長久。
日莫園人獻寶珠,化成千億小芙蕖。 使君燕寢無沉麝,凝此清香自有餘。
昔年同攬轡,累日到門闌。 題竹飛松管,觀魚走玉槃。 著鞭顔有媿,推轂力何難。 翻坐葭莩累,塵凝貢氏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