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歷純元地,陽潛造六寒。 三旬攻荐至,六九始成丹。 金牓書名字,仙宮立醮壇。 厭離人世患,羽化去乘鸞。 (鹽膽未左味,煮帝男帝女,三日三夜,左味調黃作匱,養一七日也。 ○元陽子《還丹歌訣》卷上。 )(按:元陽子《還丹歌訣》,《郡齋讀書志》〖《文獻通考·經籍考》引〗引《李氏書目》有此書,知爲宋仁宗前著作。 然其中《古神仙身事歌》中提及洞賓、圖南,則又已入宋。 五代後蜀時人著《大還丹照鑑》引韓藴中此歌序爲口訣,因知其應爲唐時人,生活年代待考。 )。
无
其他无
〔唐朝〕 韓蘊中
重歷純元地,陽潛造六寒。 三旬攻荐至,六九始成丹。 金牓書名字,仙宮立醮壇。 厭離人世患,羽化去乘鸞。 (鹽膽未左味,煮帝男帝女,三日三夜,左味調黃作匱,養一七日也。 ○元陽子《還丹歌訣》卷上。 )(按:元陽子《還丹歌訣》,《郡齋讀書志》〖《文獻通考·經籍考》引〗引《李氏書目》有此書,知爲宋仁宗前著作。 然其中《古神仙身事歌》中提及洞賓、圖南,則又已入宋。 五代後蜀時人著《大還丹照鑑》引韓藴中此歌序爲口訣,因知其應爲唐時人,生活年代待考。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暗歸草堂靜,半入花園去。 有時載酒來,不與清風遇。
聞道陽都女,連娟耳細長。 自非黃犢客,不得到雲房。
分閫兼文德,持衡有武功。 荆南知獨去,海內更誰同。 拔地孤峰秀,當天一鶚雄。 雲生五色筆,月吐六鈞弓。 骨格凌秋聳,心源見底空。 神清飡沆瀣,氣逸飲洪濛。 臨事成奇策,全身仗至忠。 解鞍欺李廣,煮弩笑臧洪。 往昔逢多難,來茲故統戎。 卓旗雲夢澤,撲火細腰宮。 鏟土樓臺搆,連江雉堞籠。 似平鋪掌上,疑湧出壺中。 豈是勞人力,寧因役鬼工。 本遺三戶在,今匝萬家通。 畫舸橫青雀,危檣列綵虹。 席飛巫峽雨,袖拂宋亭風。 塲廣盤毬子,池閑引釣筒。 禮賢金璧賤,煦物雪霜融。 酒滿梁塵動,棊殘漏滴終。 儉常資澹靜,貴絕恃穹崇。 唯要臣誠顯,那求帝渥隆。 甘棠名異奭,大樹姓非馮。 自念爲遷客,方諧謁上公。 痛知遭止棘,頻歎委飄蓬。 借宅誅茅綠,分囷指粟紅。 只慚燕館盛,寧覺阮途窮。 渙汗霑明主,滄浪別釣翁。 去曾憂塞馬,歸欲逐邊鴻。 積感深於海,銜恩重極嵩。 行行柳門路,回首下離東。
背春涉夏兮,衆木藹以繁陰。 連金華與玉堂兮,宮閣鬱其沈沈。 百官並入兮,何語笑之啞啞。 君獨靜嘿以傷心,草王言兮不得辭。 我悲減思兮少時,僕夫命駕兮。 出閶闔,歷通逵,陌上人兮如故。 識不識兮往來,眼中不見兮吾兒。 驂紫騮兮從青驪,低光垂彩兮。 怳不知其所之,闢朱戶兮望華軒。 意斯子兮候門,忽思瘞兮城南。 心瞀亂兮重昏,仰訴天之不仁兮。 家唯一身,身止一子。 何胤嗣之不繁,就單尠而又死。 將清白兮遺誰,問詩禮兮已矣。 哀從中兮不可勝,豈暇料餘年兮復幾。 日黯黯兮頹曄,鳥翩翩兮疾飛。 邈窮天兮不返,疑有日兮來歸。 靜言思兮永絕,復驚叫兮沾衣。 客有弔之者曰:觀未始兮有物,同委蛻兮胡悲。 且延陵兮未至,況西河兮不知。 學無生兮庶可,幸能聽於吾師。
似與塵境絕,蕭條齋舍秋。 寒花獨經雨,山禽時到州。 清觴養真氣,玉書示道流。 豈將符守戀,幸已棲心幽。
梅花摘索未全開,老倦無心上將臺。 人在江南望江北,征鴻時送客愁來。
襲襲聞天都,飄飄滿衣𧞨。 高出威音前,平超樓至後。 不墮四時春,肯與百花鬭。 鼻觀豈能收,河神安可詬。 陶然水鏡空,雲冷香風透。
白狗黄牛竹節灘,奇奇怪怪幾峯巒。 山川好處造化惜,不許人間平地看。
去秋移郡近家鄉,便殿狂言拜手敭。 何敢許身爲稷契,偶因論事及堯湯。 民雖屢試如馮翊,詔未能焚愧益昌。 乞得祠宮養衰病,夢中依舊坐黄堂。
塊破擎拳出,盤行轉眼空。 救荒非小補,粉骨不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