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奉酬劉長史

〔唐朝〕 趙志

晉嶺高無極,汾川清且濬。 誕粹表前脩,資靈光後胤。 澄陂溢萬頃,斷山聳千仞。 淬水曜金芒,陵寒標玉潤。 勵精悅緗素,抗志敦風雅。 書帳燭流螢,辨囿馳非馬。 發藻春葩落,揮毫秋露下。 寧止冠揚班,方見超終賈。 巨鱗初撃浪,迅翮始搏空。 梁園奉脩竹,楚館仰雄風。 才傾《大言賦》,芳溢小山叢。 曳裾參上客,懸藉偶□(此字已無從辨認,周補爲「羣」字)公。 無庸慙薄伎,多幸陪高躅。 接景猨巖陰,追飛鳥渚曲。 交態君無□,□□(二字僅存殘迹)遂自酌。 共悅忘是非,俱欣齊榮辱。 碣石秋風日,長洲麗景時。 名山多爽氣,奇樹有華滋。 絃琴恒共賞,酌□□同嬉。 披襟窮雅論,握管賦新詩。 擾擾勞形役。 棲棲倦時綱。 歡娛不再來,光陰誠易往。 遽嗟雲雨別,行睽風月[□]。 搔首悵勞歌,霑纓獨長想。 宏才惟不噐,出處□多迥。 玉堦表令詞,銅章宣美續。 漁人釋夜綱,孺子𩾧朝翟。 寬刑獄犴虛,富教田疇闢。 鳴峻本周壤,祠仕(此字僅可見下半截)寔秦京。 大藩資變贊,上德荷恩榮。 題輿昭令範,展驥聞喜聲。 惠化移甿俗,仁風被屬誠。 顧惟策蹇姿,還傷雕朽質。 及斯牽墨綬,[□]往謝鉛筆。 方申捧檄心,聊安代耕袟。 問松寧有裕,求轄終無術。 謬兹叨下邑,濫喜永嘉惠。 依仁道不騫,惟舊情無替。 復此論襟抱,於烏追賞栔。 投贈重千金,披文高五際。 文酒重留連,高宴促芳筵。 秋灰移玉管,夏火度金天。 □送銜蘆鴈,風吹醫葉蟬。 徒欣接素賞,空恧繼華篇。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和東川楊慕巢尚書府中獨坐感戚在懷見寄十四韻

    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 窮通時不定,苦樂事相和。 東蜀歡殊渥,西江歎逝波。 只緣榮貴極,翻使感傷多。 行斷風驚雁,年侵日下坡。 片心休慘戚,雙鬢已蹉跎。 紫綬黃金印,青幢白玉珂。 老將榮補貼,愁用道銷磨。 外府饒杯酒,中堂有綺羅。 應須引滿飲,何不放狂歌? 錦水通巴峽,香山對洛河。 將軍馳鐵馬,少傅步銅駝。 深契憐松竹,高情憶薜蘿。 懸車年甚遠,未敢故相過。

    白居易 唐宋诗
  • 耒陽溪夜行

    乘夕棹歸舟,緣源路轉幽。 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 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 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

    張九齡 唐宋诗
  • 宮詞 一百三十

    老大初教學道人,鹿皮冠子澹黃裙。 後宮歌舞今拋擲,每日焚香事老君。

    花蕊夫人徐氏 唐宋诗
  • 又湘妃詩四首 三

    玉輦金根去不回,湘川秋晚楚弦哀。 自從泣盡江蘺血,夜夜愁風怨雨來。

    湘妃廟 唐宋诗
  • 搘頤笑來客,頭上有朝簪。 (《詩式》卷四)。

    祖詠 唐宋诗
  • 鮑防《雲門寺濟公上方偈序》 缺名《斑竹杖偈》

    護性維戒,扶身在杖。 動必由道,心無來往。 。

    浙東衆詩人 唐宋诗
  • 題東林寺聯句

    (徐知證虔修李玄李□王三□孟拱辰〖《崇文總目》卷五有《孟拱辰文集》三卷。 《宋史·藝文志》作《鳳苑集》〗鍾敬倫〖《全唐詩》無虔修等六人詩〗)古殿巍峨鎮碧峰,晉朝靈應顯神蹤。 林間野鳥驚寅(《大典》作「朝」)梵,嶺上孤猿聽晚(《大典》作「曉」)鐘。 (節度使[特]〖時〗進檢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證。 )鴈[□]冷雲生曉檻,虎溪秋月照寒松。 (賜紫僧虔修。 )香飛寶殿籠金像,檜倚松窗覆玉容。 (道士李玄。 )蝶戀半巖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 (觀察推官賜紫金魚袋李□。 )遊僧駐錫心皆佛,老樹擎煙勢似龍。 (觀察推官賜緋魚袋王三□。 )竹蔭禪扉(《大典》作「扃」)青靄合,嵐(《大典》作「風」)蒸幽(李壁引作「山」)逕綠苔封。 (司理參軍掌表奏孟拱辰。 )流泉遶砌清聲遠,列巘趍門更憧憧。 高吟況愛無塵境(《大典》作「老來欲脫塵寰境」),吟(《大典》作「閑」)訪空關不厭重。 (管[勾]〖旬〗官賜紫金魚袋鍾敬倫(鍾)。 見《吉石盦叢書》本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宋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 )(按:詩末原題一行云:「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與幕客門館僧閑遊聯題。 」《全唐詩續補遺》卷十五據《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七引《九江府志》、卷六六九九引《江州志》收本詩,題作《東林寺天祚二年聯句》,缺第三、第四、第八聯,又聯句者姓名均不著明,統歸知證名下,實誤。 異文頗多,已出校。 李壁《王荆文公詩箋注》卷二八《和蔡樞密種山藥》注引徐知證《棗林聯句》「嵐蒸山徑綠苔封」一句。 「棗林」爲「東林」之誤。 其餘校改,所據爲羅振玉《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廬山記》、同人《貞松老人遺稿·〈廬山記〉校勘記》,羅氏曾參據日本元祿本《廬山記》。 惟《殷禮在斯堂叢書》本將詩末原題一行誤植於匡白詩題之上,當改正。 )。

    徐知證 唐宋诗
  • 射雉

    走馬上東岡,朝日照野田。 野田雙雉起,翻射斗迴鞭。 雖無百發中,聊取一笑妍。 羽分繡臆碎,頭弛錦鞘懸。 方將悅羈旅,非關學少年。 弢弓一長嘯,憶在灞城阡。

    韋應物 唐宋诗
  • 金陵覽古 半陽湖

    江南龍節水爲鄉,水不純陰又半陽。 一片湖光共深淺,兩般泉脈異溫凉。

    朱存 唐宋诗
  • 和李伯時韻送行七首 其五

    松喬吹斷綠雲璈,海迥天空冉冉高。 他日幅巾期汗漫,崑丘同約上風濤。

    曹勛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