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李德裕相公貶崖州三首 三

〔唐朝〕 無名氏

閑(《塵史》作「田」、《苕》作「開」)園不解栽桃李,滿地唯聞種蒺藜。 萬里崖州君自去,臨行惆(《塵史》作「怊」)悵欲怨誰? (見《四部叢刊》影印那波道圓本《白氏文集》卷二十,以《塵史》卷中、《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三參校。 )(〖1〗蘇轍《欒城後集》卷規模十一《書白樂天集後二首》云:「會昌之初,李文饒用事,樂天適已七十,不一二年而沒。 嗟夫,文饒尚不能置一樂天於分司中耶? 然樂天每閑冷衰病,發於詠歎,輒以公卿投荒僇死、不獲其終者自解,余亦鄙之。 至其《聞文饒謫朱崖三絕句》,刻核尤甚,樂天雖陋,蓋不至此也。 且樂天死於會昌之初,而文饒之竄,在會昌末年,此決非樂天之詩。 豈樂天廿徒淺陋不學者陋益之邪?樂天之賢,當爲辨之。 」〖2〗王得臣《塵史》卷中云:「令狐先生曰:『唐白傅以丞相李德裕貶崖州爲三絕句,便不負世人訾毀。 』予以爲詩三百皆出聖賢發憤而爲,又何傷哉。 後嘗語於客,會安陸令李楚老翹叟在坐上,曰:『非白公之詩也。 白公卒於李貶之前。 』予因按《唐史》,會昌六年白公卒,是歲宣宗即位,明年改元大中,又明年李貶,蓋當時疾李者托名爲之附於集。 詩曰〖略〗。 予觀其詞意鄙淺,白爲雜律詩譏世人,故人得以輕效之。 」〖3〗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三云:「余以《元和錄》考之,居易年長於德裕,視德裕爲晚進。 方德裕任浙西觀察使,居易爲蘇州刺史,德裕以使職自居,不少假借,居易不得以卑禮見,及其貶也,故爲詩云〖略〗。 然《醉吟先生傳》及《實錄》皆謂居易會昌六年卒,而德裕貶於大中二年,或謂此詩爲僞。 余又以《新唐書》二人本傳考之,會昌初,白居易以刑部侍郎致仕,六年卒。 李德裕大中二年貶崖州司戶參軍。 會昌盡六年,距大中二年,正隔三年則此三詩非樂天所作明甚。 但蘇子由以謂樂天死於會昌之初,而文饒竄於會昌之末,偶一時所記之誤耳。 」按:今參諸家之說,收三詩爲無名氏作。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神樹詞

    我家家西老棠樹,須晴即晴雨即雨。 四時八節上杯盤,願神莫離神處所。 男不着丁女在舍,官事上下無言語。 老身長健樹婆娑,萬歲千年作神主。

    王建 唐宋诗
  • 勅贈康尚書美人

    天門喜氣曉氛氳,聖主臨軒召冠軍。 欲令從此行霖雨,先賜巫山一片雲。

    薛𦀒 唐宋诗
  • 秋日將離滑臺酬所知二首 二

    燈澀秋光靜不眠,葉聲身影客窗前。 閑園露濕鳴蛩夜,急雨風吹落木天。 城見遠山應北嶽,野多空地本南燕。 明朝欲別忘形處,愁把離杯聽管弦。

    薛能 唐宋诗
  • 哭故人

    生死久離居,悽涼歷舊廬。 歎茲三徑斷,不踐十年餘。 古木巢禽合,荒庭愛客疎。 匣留彈罷劒,牀積讀殘書。 玉沒終無像,蘭言強問虛。 平生不得意,泉路復何如。

    喬知之 唐宋诗
  • 尊人相逐出,子莫向前行。 識事須相逢,(「須相逢」,伯三六五六、伯二八四二卷作「相逢見」。 )情知乏禮生。

    王梵志 唐宋诗
  • 搘頤笑來客,頭上有朝簪。 (《詩式》卷四)。

    祖詠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占星第十三(京本列第五○四十三首) 二十一

    星晝隕,聲震響如雷。 赤白或長三五丈,忽然更有小星陪,軍勢若寒灰。

    易靜 唐宋诗
  • 秋出近郊

    修邙纔轉便維嵩,都占黄河小曲中。 秋助峰巒相倚碧,日催梨棗一番紅。 煙蕪雖歇猶藏野,霜葉能飛不待風。 關輔俗淳無巧弋,天邊何意有驚鴻。

    宋庠 唐宋诗
  • 題瑞岩扣冰古佛

    古木千章覆地陰,微風披拂遞幽吟。 化身大士久圓寂,歸命群黎無古今。 能使兵戈長偃息,要知願力本宏深。 中原赤子方魚肉,願廣當年濟物心。

    劉子羽 唐宋诗
  • 早行二絕 其一

    屈指雲程路尚賒,脂車秣馬閙栖鴉。 夢魂正入無何有,誰著長鈎惱睡蛇。

    葛立方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