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五言詩 三

〔唐朝〕 無名氏

日日思前路,朝朝別主人。 行行山水上,處處鳥啼新。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簇拍陸州

    西去輪臺萬里餘,故鄉音耗日應疎。 隴山鸚鵡能言語,爲報閨人數寄書。

    不詳 唐宋诗
  • 題寺壁二首 一

    路行三蜀盡,身及一陽生。 賴有殘燈火,相依坐到明。

    呂羣 唐宋诗
  • 北邙篇([一]伯二六七三斯二○四九伯二五四四)

    南橋昏曉人萬萬[二],北邙新故塚千千。 自爲驕奢彼都邑,何圖零落此山顛。 (「爲」,蔣、項皆云通「謂」字。 )不知虛魄尋[三]歸路,但見殭屍委墓田。 青松樂飲無容色,白骨生台(苔)[四]有歲年。 地久□松摧爲薪,(項云闕字應是「青」字。 )天長[五]白骨化爲塵。 碧山明月徒自曉,黃居闇室不知晨。 (「黃居」,蔣云當作「黃泉」。 )漢家城廓(郭)[六]帝王州[七],晉國衣棺(冠)車馬流。 金國(谷)清(青)春珠騎(綺)舞,同(銅)堦碧樹玉人遊,雲起清盈驕畫閣,水堂明逈弄仙舟。 始憶斷歌催一代,(「斷歌」,項云當作「短歌」。 )娥(俄)悲長夜歷千秋。 秋楓至兮冬雪明,春兩息兮夏雲生。 墨池沙枯通草萬(蔓)[八],粧樓凡(瓦)[九]盡向林傾。 古篋重書宜筆跡,崩(路)[一○]臺鶴胃若弦聲。 (「篋」,項云當作「{𥫗/巫/八}」,同「策」,謂簡書。 「重書」,項云當作「蟲書」。 「宜」,項云當作「疑」,與「若」「同義對舉」。 )不信草經延墓(暮)[一一]齒,(「草經」,項疑當作「丹」,「丹經」與「青史」爲對。 )惟求清(青)史列虛銘(名)。 嗚呼哀哉洛陽道,相斯(思)相望蓬萊島,玉顏暉暉並是春,人髪青青未嘗老。 星簾捲兮月牎開,鏡花搖兮山樹逈。 (「迥」,蔣、項皆云當作「迴」。 )仙衣窈窕風吹去,雨蓋飛(霏)[一二]微舞遶來。 (「雨蓋」,蔣項皆云當作「羽蓋」。 )與君攜手三山頂,如何冥寞久泉臺。 (「如何」,項云當乙作「何如」。 「久」,項云當作「九」,「九泉」與「三山」爲對。 )([一]敦煌所出凡三寫本:甲本伯二六七三,乙本斯二○四九,丙本伯二五四四。 丙卷書法極惡劣。 [二]乙丙兩卷並作「暮暮」。 [三]「尋」乙丙兩卷並作「若」。 [四]王云:「『台』應作『苔』,杜甫詩:古人白骨生青苔。 」[五]「白骨」至「天長」十六字,乙丙兩卷並缺。 [六]郭及下「冠」字並依王仲聞先生校。 [七]「州」乙丙兩卷並作「世」。 [八][九][一一][一二]並依劉校。 [一○]「崩」乙丙兩卷並作「路」。 劉云:「當作『露』。 」)。

    劉希移 唐宋诗
  • 遊靈巖詩 其二

    移舟晨鼓閙,泊渚暮鴉盤。 夾岸柳渾暗,橫軒梅半殘。 最憐春日薄,猶動客衣寒。 樓外西風急,雲湖看湧瀾。

    仲并 唐宋诗
  • 胡樞橫山堂 其一

    鬰葱佳氣龜食墨,霧閤雲窗丹雘新。 玉碗金杯有微玷,瑶林瓊樹無纖塵。 枕溪飽度國山日,橫海小乖朐水春。 上古乾坤隨處有,素琴濁酒且關身。

    葛立方 唐宋诗
  • 金剛隨機無盡頌 依法出生分第八 其五

    柳眼窺波綠,豈是人彰目。 思量也大奇,響應如虛空。

    釋印肅 唐宋诗
  • 題齋壁

    出郭無十里,結廬纔數間。 每將窮博健,不遣樂妨閑。 賣藥雲邊市,尋僧雨外山。 何妨摇檝去,却作跨驢還。

    陸游 唐宋诗
  • 二十二日起居退聞宣三館諸公觀瑞蓮

    來朝十二旒,將出未央殿。 微聞嘉蓮開,獨許侍臣見。 嘉蓮其如何,層樓擁霞片。 玉輦下天泉,日昃不知倦。 恩魚應亦喜,跳沫珠欲濺。 誰憐與衆歸,博士臣疏賤。

    梅堯臣 唐宋诗
  • 初六日過鄱陽湖入相見灣

    阻風兩日卸高桅,笑傲江妃縱酒杯。 及至絕湖纔一瞬,翻令病眼不雙開。 蘆洲荻港何時了,南浦西山不肯來。 相見灣中悶人死,一灣九步十縈迴。

    楊萬里 唐宋诗
  • 登清音堂 其三

    平生秀句誦隨州,今日身親歷勝遊。 欲賦江山無好語,强賡歸鳥與孤舟。

    喻良能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