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無雙歌 二

〔唐朝〕 無名氏

紅簾如水隔神仙,月清露冷隔茶煙。 茶煙未滅簾中語,一寸深心暗與傳。 (同前書卷六《訴衷情》注引。 )(〖1〗《文史》十一輯刊程毅中《麗情集考》云:「這首《无雙歌》作者不詳,不知是薛調同時人所作,還是宋代人所附加的。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從舅成都縣丞廣歸蜀

    襃谷通岷嶺,青冥此路深。 晚程椒瘴熱,野飯荔枝陰。 古郡三刀夜,春橋萬里心。 唯應對楊柳,暫醉卓家琴。

    盧綸 唐宋诗
  • 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

    發春念長違,中夏欣再覩。 是時植物秀,杳若臨懸圃。 歊陽訝垂冰,白日驚雷雨。 笙簧潭際起,鸛鶴雲間舞。 古苔凝青枝,陰草濕翠羽。 蔽空素彩列,激浪寒光聚。 的皪沈珠淵,鏘鳴捐佩浦。 幽巖畫屏倚,新月玉鈎吐。 夜涼星滿川,忽疑眠洞府。

    柳宗元 唐宋诗
  • 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賓客

    麥隴和風吹樹枝,商山逸客出關時。 身無拘束起長晚,路足交親行自遲。 官拂象筵終日待,私將雞黍幾人期。 君來不用飛書報,萬戶先從紙貴知。

    劉禹錫 唐宋诗
  • 雜歌謠辭 步虛詞 十四

    珠佩紫霞纓,夫人會八靈。 太霄猶有觀,絕宅豈無形。 暮雨徘徊降,仙歌宛轉聽。 誰逢玉妃輦,應檢九真經。

    韋渠牟 唐宋诗
  • 送遠客

    憔悴遠歸客,殷勤欲別杯。 九星壇下路,幾日見重來。

    張籍 唐宋诗
  • 太湖詩 入林屋洞

    齋心已三日,筋骨如煙輕。 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 連亙三十六,各各爲玉京。 自非心至誠,必被神物烹。 顧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 遂招放曠侶,同作幽憂行。 其門纔函丈,初若盤薄硎。 洞氣黑昳𥄴,苔髮紅鬇鬡。 試足值坎窞,低頭避崢嶸。 攀緣不知倦,怪異焉敢驚。 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橫。 忽然白蝙蝠,來撲松炬明。 人語散澒洞,石響高玲玎。 脚底龍蛇氣,頭上波濤聲。 有時若服匿,偪仄如見繃。 俄爾造平澹,豁然逢光晶。 金堂似鐫出,玉座如琢成。 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 雲漿湛不動,璚露涵而馨。 漱之恐減算,酌之必延齡。 愁爲三官責,不敢攜一{賏/缶|瓦}。 昔云夏后氏,於此藏真經。 刻之以紫琳,祕之以丹瓊。 期之以萬祀,守之以百靈。 焉得彼丈人,竊之不加刑。 石匱一以出,左神俄不扃。 禹書既云得,吳國由是傾。 蘚縫纔半尺,中有怪物腥。 欲去既嚄唶,將迴又伶俜。 却遵舊時道,半日出杳冥。 屨泥惹石髓,衣濕霑雲英。 玄籙乏仙骨,青文無絳名。 雖然入陰宮,不得朝上清。 對彼神仙窟,自厭濁俗形。 却憎造物者,遣我騎文星。

    皮日休 唐宋诗
  • 耗磨日飲二首 二

    上月今朝減,流傳耗磨辰。 還將不事事,同醉俗中人。

    張說 唐宋诗
  • 晚下北固山喜松行徑成陰悵然懷古偶題臨江亭

    □□□□□,□□□□柳。 □□□□□,□□□□久。 □□□□□,□□□□阜。 自有此山川,於今幾太守? 憶昔蔡與謝,茲焉屢迴首。 □□□□□,□□□□口。 □□□□□,□□□□吼。 □□□□□,□□□□後。 □□□□□,□□□□朽。 □□□□□,□□□□有。 近世二千石,畢公宣化厚。 丞相量納川,平陽氣衝斗。 三賢若時雨,所至躋仁壽。 凜凜君子風,余將千載友。 (丞相謂陸兖公,尚書謂畢隆擇,平陽謂齊詹事澣,三賢皆歷此郡。 )□□□□□,□□□□偶。 □□□□□,□□□□綬。 □□□□□,□□□□茍。 □□□□□,□□□□酒。 □□□□□,多景懸窗牖。 □□□□□,□□□□負。 (詳附按)班劍出妓堂。 (郡城東南有謝公妓院堂遺迹。 ○見《嘉定鎮江志》卷十二)(按:「自有」二句、「憶昔」二句見《輿地紀勝》卷七《鎮江府》,題作《遊北固》;「自有」二句、「近世」六句見《野客叢書》卷十七、《嘉定鎮江志》卷十四;自注據《嘉定鎮江志》,《野客叢書》所錄稍異,錄如次:「畢構政事爲開元第一,陸丞相象先、平陽齊澣,三賢皆爲此郡。 」疑已經引錄者改寫;「凜凜」二句及詩題見《嘉定鎮江志》卷十四;「多景」句見《墨莊漫錄》卷四;各韻字據《劉賓客外集》卷七《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松徑成陰悵然懷古偶題臨江亭幷浙東元相公所和〖注:依本韻〗》。 全詩據傳璇琮先生《李德裕年譜》寶曆元年譜考證處理。 《全唐詩》卷四七五據《野客叢書》錄八句及注。 )。

    李德裕 唐宋诗
  • 病中雜興 其七

    病損腰圍減未休,二毛垂領颯先秋。 夢中那復化爲蝶,林下不妨問鬬牛。

    高登 唐宋诗
  • 和魯如晦七夕

    乞巧誰家綺席開,夜闌簫鼓趁虚催。 啟明不爲牽牛計,又放朝陽送曙來。

    王之道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