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年首初春,[□□](郭沫若補「萬戶」二字)改故迎新。 李玄(郭改「理絃」,非是)附靈(郭改「撫琴」,非是)求學,樹[下](夏)乃[逢子](二字原模糊,從龍晦、任半塘說寫定)珍(郭沫若補以上三字爲「調銀箏」)。 項託七歲知事(郭沫若定爲「書」字),其羅十二[相](〖想〗從郭沫若說改)。 [若](從郭說增)無良妻解夢,馮唐寧得忠[臣]((辰)從郭說改)。
无
其他无
〔唐朝〕 無名氏
正月年首初春,[□□](郭沫若補「萬戶」二字)改故迎新。 李玄(郭改「理絃」,非是)附靈(郭改「撫琴」,非是)求學,樹[下](夏)乃[逢子](二字原模糊,從龍晦、任半塘說寫定)珍(郭沫若補以上三字爲「調銀箏」)。 項託七歲知事(郭沫若定爲「書」字),其羅十二[相](〖想〗從郭沫若說改)。 [若](從郭說增)無良妻解夢,馮唐寧得忠[臣]((辰)從郭說改)。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鵲印慶仍傳,魚軒寵莫先。 從夫元凱貴,訓子孟軻賢。 龍是雙歸日,鸞非獨舞年。 哀榮今共盡,悽愴杜陵田。
能使時平四十春,開元聖主得賢臣。 當時姚宋幷燕許,盡是驪山從駕人。
院深塵自外,如佛值玄公。 常跡或非次,志門因得中。 衣巾離暑氣,牀榻向涼風。 是事不逾分,秪應明德同。
鳴鑾初幸代,旋蓋欲橫汾。 山盡千旗出,郊平五校分。 前林已暄景,後壑尚寒氛。 風送簫韶曲,花鋪黼黻文。 鹽梅推上宰,禮樂統中軍。 獻賦紆天札,飄颻飛白雲。
風姿豔態應無比,爛熳當春一樹芳。
同歡舞雲華,衆真欣誰喻。 丹景曜目精,令我心踟蹰。
讀易工夫恨不深,晚年方見聖人心。 如何五十云無過,蓋欲從初學到今。
自昔去先閈,乃今還故廬。 隴桑濡露外,巖桂遣風餘。 稍識烏衣巷,相過栗里輿。 感存橫涕數,道舊愬杯徐。 水涸溪容耗,林殘野氣疏。 鳥喧晴處陌,烟宿暝時墟。 彭澤期歸去,臨邛喜第如。 擊鮮無久慁,趨局畏官書。
昔過高陽里,嘗登通德門。 敢違鄉黨敬,尚想典刑存。 喬木縈心曲,空花浥淚痕。 定應歸凈土,何必賦招魂。
玉節稽嚴召,琳宮暫列僊。 月華方喜見,薤露忽悲纏。 回首長安日,傷心蜀道天。 初無封禪議,遺藁總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