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十二月三臺詞(新) 一

〔唐朝〕 無名氏

正月年首初春,[□□](郭沫若補「萬戶」二字)改故迎新。 李玄(郭改「理絃」,非是)附靈(郭改「撫琴」,非是)求學,樹[下](夏)乃[逢子](二字原模糊,從龍晦、任半塘說寫定)珍(郭沫若補以上三字爲「調銀箏」)。 項託七歲知事(郭沫若定爲「書」字),其羅十二[相](〖想〗從郭沫若說改)。 [若](從郭說增)無良妻解夢,馮唐寧得忠[臣]((辰)從郭說改)。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生查子

    关山魂梦长,寒雁音书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傍碧纱窗,说向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杜安世 宋词
  • 醉落魄・一斛珠

    轻云微月。 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公子佳人,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 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苏轼 宋词
  • 踏莎行

    紫燕衔泥,黄莺唤友。 可人春色暄晴昼。 王孙一去杳无音,断肠最是黄昏后。 宝髻慵梳,玉钗斜溜。 凭阑目断空回首。 薄情何事不归来,谩教折尽庭前柳。

    李之仪 宋词
  • 减字木兰花

    未行先止。 鱼上竹竿人噪喜。 九万鹏风。 六月天池一息通。 邯郸鲁酒。 却笑行人陵柏寿。 笑彼迟何。 不道能行失亦多。

    沈瀛 宋词
  • 霜天晓月

    竹篱茅屋。 一树扶疏玉。 客里十分清绝,有人在、江南北。 伫目。 诗思促。 翠袖倚修竹。 不是月媒风聘,谁人与、伴幽独。

    韩玉 宋词
  • 瑞鹤仙

    风光开旧眼。 正梅雪初消,柳丝新染。 楼台竞装点。 照金荷十里,珠帘齐卷。 湘弦楚管。 动香风、旌旗影转。 望云间,一点台星飞下,洞天清晚。 争看。 袖红围坐,舞翠回春,笑歌生暖。 欢声正远。 嬉游意,未容懒。 恐丝纶趣召,清都仙伯,归去朝天夜半。 倩邦人、挽取遨头,醉扶玉腕。

    杨炎正 宋词
  • 柳梢青

    千丈风漪。 霁光明处,花柳高低。 箫鼓声中,宝钗遥认,兰棹交驰。 贪呆觑著帘儿。 不好价、伊家怎知。 便是重来,真情厮向,难似当时。

    宋词
  • 满江红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 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拚一醉,留君住。 歌一曲,送君路。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吴潜 宋词
  • 水调歌头

    两岁是六帙,万里客他州。 一眉新月西挂,又报桂花秋。 想见吴中稚子,已办秫田数顷,更种橘千头。 堪笑新亭酒,空效楚人囚。 饭甘粗,衣任恶,卧从湫。 世缘道眼看破,闻早问先畴。 这服清凉散子,多在病坊弗悟,美疢甚时瘳。 膏秣归盘去,无乐亦无忧。

    李曾伯 宋词
  • 大酺

    把雪冰心,钧韶手,飞上青云时早。 红尘难染著,十年前曾坐,凤池鳌岛。 晕锦锵环,重金压带,相去能争多少。 从容何心问,到如今都领,绣春花草。 算耐处光阴,淡中滋味,世人那晓。 笺天新有稿。 要归去、盘礴山阴道。 便整顿、随琴霜鹤,带石秋兰,约松乔、倚风清啸。 争奈俞音杳。 明月棹、又还停了。 但珍重、经纶料。 时来须做,休管急流人笑。 功名尽迟尽好。

    陈著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