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殿古生秋草,曲阜城荒噪晚鵶。 惟有孔林殘照裏,至今猶屬仲尼家。 (見宋孔傳《東家雜記》卷下。 )(〖1〗《東家雜記》謂有唐以來謁林者必一一賦詩,而以此詩最爲絕唱。 孔宗翰幼時已聞人誦此詩,或云一詩僧留題,竟不知誰氏之作。 今按:此詩在蒱初既已流傳則當爲唐五代人作。 從詩意看,不會晚於宋初崇儒之際。 故敢入。 )。
无
其他无
〔唐朝〕 無名氏
靈光殿古生秋草,曲阜城荒噪晚鵶。 惟有孔林殘照裏,至今猶屬仲尼家。 (見宋孔傳《東家雜記》卷下。 )(〖1〗《東家雜記》謂有唐以來謁林者必一一賦詩,而以此詩最爲絕唱。 孔宗翰幼時已聞人誦此詩,或云一詩僧留題,竟不知誰氏之作。 今按:此詩在蒱初既已流傳則當爲唐五代人作。 從詩意看,不會晚於宋初崇儒之際。 故敢入。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结堂雄占云烟表。 万象争呈巧。 老木参天溪四绕。 乱山横秀,一湖澄照。 天付阴晴好。 夜空唤客清樽倒。 明月飞来上林杪。 凉满九宵风露浩。 酒慵起舞,一声清啸。 平压波声小。
未老金茎,些子正气,东篱淡伫齐芳。 分头添样白,同菊几般黄。 向闲处、须一一排行。 浅深饶间新妆。 那陶令,漉他谁酒,趁醒消详。 况是此花开后,便蝶乱无花,管甚蜂忙。 你从今、采却蜜成房。 秋英诚商量。 多少为谁,甜得清凉。 待说破,长生真诀,要饱风霜。
春色平分,甚偏他杨柳,分外风流。 夭桃自适其适,一笑还休。 可怜仙李,对东风、却少温柔。 争奈得、海棠妆点,向人浑不知羞。 谁觉韶华如梦,到酴醿开后,莺语供愁。 天教姚黄晚出,贵与王侔。 花中隐者,有春兰、秋菊俱优。 须是到、溪山清冻,江梅香喷枝头。
去岁银山塔上。 今岁金山塔上。 屈指到泉江。 再重阳。 有菊不妨同戴。 有酒不妨同醉。 嘉客与佳宾。 两俱新。
去年玉燕,记曾期今岁,瑶光入度。 今日都人,从头屈指,尽是黑头公辅。 争道一朝语合,谁信千龄际遇。 更积雨。 晓来晴,洗出琉璃秋宇。 笑语。 知何许。 旆卷青霓,来自钧天所。 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要识云台高绝,更有凤池深处。 从今数。 看千秋万岁,永承明主。
有美人兮,招不至、几回凝伫。 应只为、家山自好,不堪他顾。 忙里抽头真得计,闲中袖手看成趣。 念从前、出处总无心,天分付。 云冉冉,更吞吐。 泉活活,无朝暮。 与自家意思,一般容与。 月壑晓寒垂叶露,风窗午睡连山雨。 看苍颜、白发两闲人,摩今古。
连夕雨盈畴。 先为农家做麦秋。 更放年头晴甲子,知不。 应是天公及尔游。 随事与民求。 又与随时验乐忧。 民气乐时天亦好,休休。 为尔簪花插满头。
五云腾晓。 望凝香画戟,恍然蓬岛。 玉露冰壶,照神仙风表。 诗书坐啸。 唤淮楚、满城春好。 雨谷催耕,风帘戏鼓,家家欢笑。 南湖细吟未了。 看金莲夜直,丹凤飞诏。 鬓影青青,办功名多少。 持杯满釂。 听千里、载歌难老。 试问尊前,蟠桃次第,红芳犹小。
溪上秋来晚更宜。 夕阳西下处,碧云堆。 谁家舟子采莲归。 双白鹭,惊起背人飞。 烟水渐凄迷。 渔灯三数点,乍明时。 西风一阵白苹湄。 凝伫久,心事有谁知。
有客抱幽独,高立万人头。 东湖千顷烟雨,占断几春秋。 自有茂林修竹,不用买花沽酒,此乐若为酬。 秋到天空阔,浩气与云浮。 叹吾曹,缘五斗,尚迟留。 练江亭下,长忆闲了钓鱼舟。 矧更飘摇身世,又更奔腾岁月,辛苦复何求。 咫尺桃源隔,他日拟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