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山高難見日,玉鏡峰前易曉人。 (見同書同卷引唐僧詩。 )。
无
其他无
〔唐朝〕 無名氏
主簿山高難見日,玉鏡峰前易曉人。 (見同書同卷引唐僧詩。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歌哭俱在曉,行邁有期程。 孤舟似昨日,聞見同一聲。 飛鳥數求食,潛魚亦獨驚。 前王作網罟,設法害生成。 碧藻非不茂,高帆終日征。 干戈未揖讓,崩迫開其情。
公子求賢未識真,欲將毛遂比常倫。 當時不及三千客,今日何如十九人。
桂樹春暉滿,巢烏刷羽儀。 朝飛麗城上,夜宿碧林陲。 背風藏密葉,向日逐疎枝。 仰德還能哺,依仁遂可窺。 驚鳴雕輦側,王吉自相知。
一笛迎風萬葉飛,強攜刀筆換荷衣。 潮寒水國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 巖響遠聞樵客過,浦深遙送釣童歸。 中年未識從軍樂,虛近三茅望少微。
客省蕭條柿葉紅,樓臺如畫倚霜空。 銅池數滴桂上雨,金鐸一聲松杪風。 鶴靜時來珠像側,鴿馴多在寶幡中。 如何塵外虛爲契,不得支公此會同。
寧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蔣虢。
捨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離。 三師七證定初機,剃髮染衣發弘誓。 去貪嗔,除鄙悋,十二時中須(一作「常」)謹慎。 鍊磨真性若虛空,自然戰退魔軍陣。 勤學業(一作「習」)尋師匠,說與行(一作「同」)人堪倚仗。 莫教心地亂如麻,百歲光陰等閑喪。 踵前賢,效先聖,盡假聞思修所(一作「得」)證。 行住坐臥要真(一作「精」)專,念念無差始相應。 佛真經,十二部,縱橫指示菩提路。 不習不學(一作「聽」)不依行,問君何日心開悟。 速須救(一作「究」),似頭燃,莫待明年與後年。 一息不來即後世,誰能保得此身堅。 不蠶衣,不田食,織婦(一作「女」)耕夫汗血力。 爲成道果(一作「業」)施將來,道果(一作「業」)未成爭消得。 哀哀父,哀哀母,嚥苦吐甘大辛苦。 就濕回乾養育成,要襲門風繼先祖。 一旦中(一作「一旦辭親」),求剃落,八十九十無倚(一作「依」)託。 若不超凡越聖流,向此因循全大錯。 福田衣,降龍鉢,受用一身求解脫。 若將(一作「因」)小利繫心懷,彼岸湼槃爭得達(一作「達得」)。 善男子,汝須知,修行(一作「遭逢」)難得似今時。 若得(一作「既遇」)出家披縷褐,猶如浮木值盲龜。 大丈夫,須猛利,緊束身心莫容易。 倘能行願力相扶,決定龍華親授記。 (日本《續藏經》宋釋子昇、如祐編《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下之下。 校以《大正藏》本明袾宏《緇門警訓》卷二。 二書皆稱作者爲「慈恩大師」。 )。
三老暗轉舵,孤舟夜回頭。 蘆花兩岸雪,煙水一江秋。 風力扶帆行不棹,笛聲喚月下滄洲。
霽明夜永月行空,破暗真光默默中。 一點至靈虛且應,十方圓鑑照而沖。 床頭爐篆浮寒紫,壁上龕燈對冷紅。 箇裏宗乘消息在,蒲團紙帳舊家風。
口頭截斷不須工,誰信春秋是國風。 筆下均調成一氣,東屯喚起杜陵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