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節不得節,不過十二月。 (見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卷二十三)。
无
其他无
〔唐朝〕 佚名
得節不得節,不過十二月。 (見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卷二十三)。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牽馬街中哭送君,靈車輾雪隔城聞。 唯有山僧與樵客,共舁孤櫬入幽墳。
讀書豈免死,讀書豈免貧。 何以好識字,識字勝他人。 丈夫不識字,無處可安身。 黃連揾蒜醬,忘計是苦辛。
髮為思鄉白,形因泣淚枯。 爾曹應有夢,知我斷腸無。
十五夜,月缺不團圓。 一面凸凹三兩處,近臣怪(辛本、川本作「懷」)怨(京本作「懷恨」)奪君權,急究反情原。
丈人居水南,未省價高索。 平生丘壑事,長嘯天宇窄。 舍傍五株柳,宛是陶家宅。 舍南數畆園,似與人境隔。 方須漉酒巾,漸喜扶老策。 以兹不願仕,偶然似彭澤。 青松手所種,撫之無愧色。 都忘歲月徂,不受霜霰廹。 是身等浮雲,術也可不擇。 持此百年間,常恐中道畫。 曠哉遺世情,遇我眼不白。 問我來何時,胡爲久於客。 我官亦易抛,行矣勿多責。 方從倦飛鳥,望林整歸翮。
棠棣陰中更唱和,嘉賓助勇氣如雲。 勢孤屢欲拱降手,恐辱高沙小使君。
古史書不足,磨璞鎸美辭。 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嶧山字苦隳。 西漢都無半畫在,黄初而上猶得窺。 下及隋唐莫可數,奇言偉迹恐所遺。 信都力黏大小軸,集十爲秩仍第之。 隨目證訛甲癸推,青編是非皆究知。 有益於古今不疑,碑雖滅絕事弗移。 後人覽錄尚若披,信都用意無窮期。 天灰地燼乃終畢,信都信都名愈出。
我貌殊不古,而有好古心。 未老已成癖,此病那砭鍼。 本非口腹累,乃困耳目侵。 遂州古名邦,有物歲月深。 一一銅作器,得之古墓陰。 燈罌間管柱,匜耳擎杯斟。 劍弰累蒼節,鳳口塗黄金。 人形雜獸面,詭異難橅臨。 糢糊滓塵土,剝蝕遭晴霖。 摩挲細拂拭,名代不可尋。 楛矢辨形質,古磬鳴聲音。 一經聖賢手,疑信別古今。 佳哉今所藏,歷世方駸駸。 會當有博雅,破此聾與瘖。 敢效石鼓歌,吾意豈微吟。
細評清絕處。
早耕早布,節物如流春色暮。 金房土瘠無稻田,布耕播種種何處。 一春焦涸旱無雨,麥穗藏頭猶未吐。 麥穗不吐人不憂,粟田再種秋可收。 只愁夏料欠輸納,悍吏坐門官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