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續世說》作「除」)却生菩薩,扶起一條鐵。 (見《舊五代史》卷四六《唐末帝紀上》、《續世說》卷七)(按:《全唐詩》卷八七八收此謠,僅作四言二句,似據《通鑑》卷二七九所錄,今重錄之。 )。
无
其他无
〔唐朝〕 佚名
去(《續世說》作「除」)却生菩薩,扶起一條鐵。 (見《舊五代史》卷四六《唐末帝紀上》、《續世說》卷七)(按:《全唐詩》卷八七八收此謠,僅作四言二句,似據《通鑑》卷二七九所錄,今重錄之。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十里山村道,千峰櫟樹林。 霜濃竹枝亞,歲晚荻花深。 草市多樵客,漁家足水禽。 幽居雖可羨,無那子牟心。
春草晚來色,東門愁送君。 盛才仍下位,明代負奇文。 且樂神仙道,終隨鴛鷺羣。 梅生寄黃綬,不日在青雲。
微月東南上戍樓,琵琶起舞錦纏頭。 更聞橫笛關山遠,白草胡沙西塞秋。
池陽今日似漁陽,大變凶年作小康。 江路靜來通客貨,郡城安後絕戎裝。 分開野色收新麥,驚斷鶯聲摘嫩桑。 縱有逋民歸未得,遠聞仁政旋還鄉。
一日復一日,百年漸漸畢。 急急除妄想,無念成真佛。 更莫苦攀緣,窺他世上物。 忽然無常至,累劫出不得。
行子苦風潮,維舟未能發。 宵分卷前幔,臥視清秋月。 四澤蒹葭深,中洲煙火絕。 蒼蒼水霧起,落落疎星沒。 所遇盡漁商,與言多楚越。 其如念極浦,又以思明哲。 常若千里餘,況之異鄉別。
寒菊已枯分正色,春蘭未秀借幽香。 憑君折取簪霜鬢,解與眉間一樣黄。
游山不合作前期,便被山靈聖得知。 只等五更傾一雨,三更猶是月明時。
鳳凰城闕,不通水泄。 少室巖前,話作兩橛。 賺它人家男女,開眼喚龜作鱉。
千載風雲會,三生柱石緣。 罕聞流渚旦,同在降崧年。 天意開皇極,神謀屬鉅賢。 中和垂節後,嗜欲兆開先。 象應魁三近,聲蜚第一傳。 十年登鼎鉉,四海入陶甄。 輕重朝廷寄,安危將相權。 朔方頻借問,南國小回旋。 再入儀刑肅,周詢眷倚專。 折衝聲色外,燮理冕旒前。 照曜冰山泮,調和玉燭圓。 帝方張撻伐,天欲靖烽烟。 機會寧容髮,功成即濟川。 長城端有託,壽域定無邊。 不用霞觴祝,唯應寶札編。 昇平天下宰,陰德地行仙。 霽色歸桃李,韶光並管絃。 深爲修禊日,全似浴沂天。 但樂垂裳化,難酬補衮妍。 清風時入抱,聊寫穆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