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諸軍爲唐末帝謠(題擬)

〔唐朝〕 佚名

去(《續世說》作「除」)却生菩薩,扶起一條鐵。 (見《舊五代史》卷四六《唐末帝紀上》、《續世說》卷七)(按:《全唐詩》卷八七八收此謠,僅作四言二句,似據《通鑑》卷二七九所錄,今重錄之。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哭田布

    魏師臨陣却抽營,誰管豺狼作信兵。 縱使將軍能伏劒,何人島上哭田橫。

    李涉 唐宋诗
  • 寄題天台國清寺齊梁體

    十里松門國清路,飯猨臺上菩提樹。 怪來煙雨落晴天,元是海風吹瀑布。

    皮日休 唐宋诗
  • 漫題三首 二

    齒落傷情久,心驚健忘頻。 蝸廬經歲客,蠶市異鄉人。

    司空圖 唐宋诗
  • 客路

    人寰急景如波委,客路浮雲似蓋輕。 回首故山天外碧,十年無計却歸耕。

    吳仁璧 唐宋诗
  • 江行無題一百首 七十九

    光闊重湖水,低斜遠鴈行。 未曾無興詠,多謝沈東陽。

    錢珝 唐宋诗
  • 贈(據《壯陶閣帖》卷二補。)

    建陽門外柳千條,斜插鸞篦小錯刀。 紫袖握蟬聲欲絕,紅巾撲蝶勢潛高。 愁眉對照烟江柳,嫩臉初開露井桃。 閑把金釵惱鸚鵡,亂聲啞嘎落輕毛。 (以上《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 )(《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收李郢詩卷,原藏於淳化軒。 卷末有樂全居士、柯九思、陳繹曾、周仁榮、張翥五人附跋。 茲錄前三人跋如次。 )(〖1〗其一:李公嘗出守房陵商州,有善政,以能詩聞諸公間,有文集行於世。 此詩翰墨豪健,自成一家。 宣和六年季夏一日,樂全居士書。 〖原注:張密學諱確,字子固。 〗〖2〗其二:右唐李郢字楚望書七言詩真跡,後有張樂全跋,曾入紹興內府,合縫小璽具存。 詩法清麗,筆意飄撇,自有一種風氣。 僕僅見宣和所收許渾詩稿,精緻亦如之,足以見唐人所尚,流風餘韻,令人興起。 至治初,以佳本定武《蘭亭》易得之,愛玩不能去手。 丹丘柯九思識。 〖3〗其三:唐李楚望端公大中十年七言詩一卷。 楚望以是歲登進士第,其上主司詩云:「閉戶偶多鄉老譽,讀書精得聖人言。 」視「一日看盡長安花」,殆有間矣。 宜其疏於馳競,以藩鎮從事終也。 此紙鳥絲欄絕精緻,字畫有歐柳意。 楚望居餘杭,豈出於故家遺俗之所傳者歟? 泰定元年十月十三日,吳興陳繹曾書。 )。

    李郢 唐宋诗
  • 遊靈顯觀

    素衣丹壑寄生涯,相近衡茅共幾家。 臥聽松音臨水石,坐看山色老烟霞。 林中有鶴窺來客,岩畔無人見落花。 但把琴書消白晝,不須爐裏煉丹砂。 (同上三三五《潞安府部》)。

    呂巖 唐宋诗
  • 奉使太原途中呈王坦翁副使 其二

    舊持漢節愧前人,聞許傳來若不真。 五鼓促回千里夢,一官妨盡百年身。 關山吐月程程遠,詩景含秋句句新。 孤館可能忘客恨,脫巾聊進一杯春。

    李若水 唐宋诗
  • 吳道子華清宮圖

    霜清十月天無風,行宮縹緲祥雲中。 重重繡嶺光相通,莊嚴具足無遺功。 泉鳴三湯春濛濛,合歡皂莢雙垂紅。 人間塵垢一洗空,玉聲璆然出房櫳。 鸞吟鳳舞紛層空,豈不大勝遊月宮。 向非道子妙絕筆,那見開元全盛日。 槎牙老木青銅柯,坡陀巨石蒼玉質。 石言木應若何聞,阿房興廢纔頃刻。 乃知吳生有深意,一時心事能貌出。 臣非丹青好畫師,臣以畫諫乃其職。 此山此事姑置之,此畫當今須第一。

    朱翌 唐宋诗
  • 偈頌十四首 其一四

    木匠休愁無酒肉,大家免得落群魔。 但管來年了,應教不動波。 隨心做箇殿,別事莫多羅。 更有一般好,只箇阿彌陀。

    釋印肅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