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讖 二十二

〔唐朝〕 菩提達摩

鳥來上高堂欲興(《天聖廣燈錄》作「驚」),白雲入地色還青。 天上金龍日月明,東陽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天聖廣燈錄》作「珠」)輪重復輕,雖無心眼轉惺惺(《天聖廣燈錄》作「醒醒」)。 不見(《天聖廣燈錄》作「具」)耳目善觀聽,身體元無空有形。 不說姓字但驗(《天聖廣燈錄》作「籤」)名,意尋書卷錯開(《天聖廣燈錄》作「看」)經。 口談(《天聖廣燈錄》作「說」)恩幸心無情,或去或來身不停。 (以上七首見《卍續藏經》本《祖庭事苑》卷八,原注:「未見注八首。 」「路上忽逢深處水」一首已見《祖堂集》。 《天聖廣燈錄》卷六收二十三首,缺「初首不稱名」一首,各首均無注)(按:以上諸讖,云爲菩提達磨所作,顯爲依托。 其作者,應爲南宗禪僧,較大的可能爲南嶽懷讓、馬祖道一一系的禪僧。 諸讖中所述事,以石頭希遷、馬祖道一爲最遲,因知作者應爲德宗以後人。 《祖堂集》成書於南唐間,諸讖僞托之下限,疑不遲於唐末。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

    高樹蟬聲秋巷裏,朱門冷靜似閑居。 重裝墨畫數莖竹,長著香薰一架書。 語笑侍兒知禮數,吟哦野客任狂疎。 就中愛讀英雄傳,欲立功勳恐不如。

    王建 唐宋诗
  • 馬嵬行

    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驛。 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 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 軍家誅戚族,天子捨妖姬。 羣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 低回轉美目,風日爲無暉。 貴人飲金屑,倏忽舜英暮。 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 屬車塵已遠,里巷來窺覰。 共愛宿妝妍,君王畫眉處。 履綦無復有,履組光未滅。 不見巖畔人,空見凌波襪。 郵童愛踪跡,私手解鞶結。 傳看千萬眼,縷絕香不歇。 指環照骨明,首飾敵連城。 將入咸陽市,猶得賈胡驚。

    劉禹錫 唐宋诗
  • 聽蘆管

    幽咽新蘆管,淒涼古竹枝。 似臨猨峽唱,疑在雁門吹。 調爲高多切,聲緣小乍遲。 麤豪嫌觱篥,細妙勝參差。 雲水巴南客,風沙隴上兒。 屈原收淚夜,蘇武斷腸時。 仰秣胡駒聽,驚栖越鳥知。 何言胡越異,聞此一同悲。

    白居易 唐宋诗
  • 題城南杜邠公林亭

    卓氏壚前金線柳,隋家堤畔錦帆風。 貪爲兩地分霖雨,不見池蓮照水紅。

    溫庭筠 唐宋诗
  • 會真詩 二

    幾劫澄煩思,今身僅小成。 誓將雲外隱,不向世間存。

    雲臺峰五女仙 唐宋诗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二○

    非默而默,不言而言。 鑿混沌朴,决崑崙源。 萬像總持句,諸塵三昧門。 法法心心成佛事,華華葉葉受春恩。

    釋正覺 唐宋诗
  • 秋日詠蟬

    羣蟲喜炎熱,此獨愛高陰。 薄蛻聊依葉,清聲已出林。 人閑感衰節,風急雜遥砧。 虛腹曾何竟,常憂螗斧侵。

    梅堯臣 唐宋诗
  • 故山四首 其三

    老尉鴻飛隠市門,千年猶有舊巢痕。 陸生於此寓棋局,曾丈時来開酒樽。 渺渺帆檣遥見海,冥冥蒲葦不知村。 數僧也復投詩社,零落今無一二存。

    陸游 唐宋诗
  • 石橋煎茶

    白髮青衫故倦遊,何人能辦釣鼇鈎。 却逢大士開青眼,現出茶花五百甌。

    鄭伯英 唐宋诗
  • 元範尊兄示及十梅詩風格清新意寄深遠吟玩累日欲和不能昨夕自白鹿玉澗歸偶得數語 踺梅

    玉笛未黄昏,冰灘已清淺。 踈影不勝妍,愁心爲誰遠。

    朱熹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