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翠徹(王利器疑當作「澈」)深潭,舒丹明淺瀨。 (以上三聯爲菁華體)(以上十三聯均見《文鏡秘府論》地卷《十體》引崔融《唐朝新定詩格》)(按:《十體》節共引詩二十一題,今可查知作者之作凡八題,分屬宋鮑照、齊王融、梁戴暠、陳江總、隋楊廣、孔德紹、虞世基、唐崔信明。 不知作者之作凡十三聯,當爲六朝至初唐人所作,惜已無從甄辨。 )。
无
其他无
〔唐朝〕 無名氏
積翠徹(王利器疑當作「澈」)深潭,舒丹明淺瀨。 (以上三聯爲菁華體)(以上十三聯均見《文鏡秘府論》地卷《十體》引崔融《唐朝新定詩格》)(按:《十體》節共引詩二十一題,今可查知作者之作凡八題,分屬宋鮑照、齊王融、梁戴暠、陳江總、隋楊廣、孔德紹、虞世基、唐崔信明。 不知作者之作凡十三聯,當爲六朝至初唐人所作,惜已無從甄辨。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圓月出山頭,七賢林下遊。 梢梢寒葉墜,灩灩月波流。 鳧鵠共思曉,菰蒲相與秋。 明當此中別,一爲望汀洲。
人定朱門尚未開,初星粲粲照人回。 此時寒食無煙火,花柳蒼蒼月欲來。
潦倒門前客,閑眠歲又殘。 連天數峰雪,終日與誰看。 萬丈高松古,千尋落水寒。 仍聞有新作,嬾寄入長安。
妾自吳宮還越國,素衣千載無人識。 當時心比金石堅,今日爲君堅不得。
真僧法號號僧伽,有時與我論三車。 問言誦咒幾千徧,口道恆河沙復沙。 此僧本住南天竺,爲法頭陀來此國。 戒得長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蓮色。 意清淨,貌稜稜,亦不減,亦不增。 瓶裏千年鐵柱骨,手中萬歲胡孫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說空有。 一言散盡波羅夷,再禮渾除犯輕垢。
遥瞻南嶂深復深,雙崖與天藏太陰。 青鞋濟勝不能懶,踏破積雪窮崎嶔。 空中朽樹抱孤篠,無竅蒼壁生橫林。 孤禽三叫危石裂,欲返未返神蕭森。 磴迴忽然何處所,當面煙如翠蛟舞。 石門泄風無晝夜,古木截道藏雷雨。 丹丘赤城去幾許,下視人間足塵土。 放身天地不自知,導以龍蛇翼熊虎。 山中異事記今晨,杖藜得道孫與陳。
有伴即來,地闢天開。 冷光重出匣,古路絕纖埃。 萬象森羅齊合掌,須彌岌崿舞三臺。
小人南郭綦,君子東家丘。 相從濡須塢,雪案風颼飀。 眼界眩兜綿,耳根鬨鳴球。 何妨具杯酌,一笑寛百憂。 不見劉带花,逢愁但揺頭。 時來看崔盧,姓名覆金甌。 我願霽晨霜,栗烈還温柔。 黄金著高柳,綠浪翻來麰。 要令扶犁兒,力田遂逢秋。 飽食奚所須,鼓腹同天游。
一偈普送諸禪客,萬化門中等慈力。 門門對現沒遮攔,箭箭離弦俱中的。 因記芭蕉曾遣化,未出門時先話霸。 而今更不論親疏,收功盡在華峰下。
蒲龕坐久暖如春,紙被無聲白似雲。 除却放生并施藥,更無一事累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