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風日好,況復建平家。 玉枕雙文簟,金盤五色瓜。 山中無魯酒,松下飯胡麻。 莫厭田家苦,歸期遠復賒。
无
其他无
〔唐朝〕 王維
帝城風日好,況復建平家。 玉枕雙文簟,金盤五色瓜。 山中無魯酒,松下飯胡麻。 莫厭田家苦,歸期遠復賒。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 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 餘存皆動搖,盡落應始止。 憶初落一時,但念豁可恥。 及至落二三,始憂衰即死。 每一將落時,懔懔恒在已。 叉牙妨食物,顛倒怯漱水。 終焉捨我落,意與崩山比。 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 餘存二十餘,次第知落矣。 儻常歲落一,自足支兩紀。 如其落併空,與漸亦同指。 人言齒之落,壽命理難恃。 我言生有涯,長短俱死爾。 人言齒之豁,左右驚諦視。 我言莊周云,水雁各有喜。 語訛默固好,嚼廢軟還美。 因歌遂成詩,持用詫妻子。
麓山南面橘洲西,別搆新齋與竹齊。 野客已聞將鶴贈,江僧未說有詩題。 窗臨杳靄寒千嶂,枕遍潺湲月一溪。 可想乍移禪榻處,松陰冷濕壁新泥。
旄頭光垂北風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翠華清曉巡朔方,咸陽宮殿生荆杞。 胡兒解鞍留漢土,凝碧池頭日歌舞。 一朝忽棄洪河南,來歸輿圖丞相府。 當初亂離誰料此,南北中分指淮水。 天暌地隔十五年,不知中原復何似。 至今兵罷關泥開,始有北客中原來。 歷言王侯故第宅,瓦礫半在高臺摧。 最憐長楊與宣曲,樹木荒凉迷御宿。 上林苑廢花自開,輦路春回草還綠。 宮中千門萬戶空,獸扉凝塵生網蟲。 遺民相對向天泣,耳冷不聞長樂鐘。 外城白晝無人行,當道往往狐狸鳴。 天陰日暮聞鬼哭,萬家經亂今一存。 嗚呼上帝白玉京,繁華掃地令人驚。 此生復識太平象,不及百年終未能。 世人寧有金石堅,定恐不見全盛年。 出門恍惚忘南北,故國何在山連天。 豈意揚雄一區宅,城破蕭條尚如昔。 閉門風雨長蓬蒿,榱桷多年亦傾側。 戶牖尚带沙場塵,小兒猶學胡笳聲。 四鄰半已易新主,存者無復當時人。 城北凄凉九原路,往往停車不忍去。 幸無樵牧犯松柏,那有鮮卑護置墓。 春風冢木生蒼煙,北望拜泣還欣然。 向來艱難誰得免,獨我獲此真天憐。 君不見開成相國玉杯第,甘露變興巢亦毀。 又不見驪山築墳葬祖龍,牧兒盜入焚其中。 儒生慮遠無後憂,生居敝廬死山丘。 五世相傳蓋有道,中無所欲人何求。 邇來天涯倦爲客,角巾行卜東歸日。 里中耆舊今已無,忍聽鄰人更吹笛。
並堤松柏與雲齊,月夜青山一望低。 山鳥不驚人迹絕,步隨流水到前溪。
口說難窮意普通,世間希有義和同。 三春萬卉皆含笑,裝點繁花只一風。
泥沙糟粕不堪傳,有酒知盈幾百船。 浪說添盃吹野水,何如真變錫山泉。
劈竹兩分張,情知無合理。 織作雙紋簟,依然淚花紫。 淚花雖復合,疑岫幾千里。 欲識舜娥悲,無窮似湘水。
北斗垂欲盡,明河淡不流。 低回半枕夢,蕭瑟一窗秋。 老益尊儒術,閑仍爲國憂。 孰云生死大,却已付悠悠。
箕踞繩牀政自豪,遠遊何暇續離騷。 蕭森萬竹秋逾瘦,突兀雙楠夜更高。 東郭風喧三鼓市,西城石洶二江濤。 色塵聲界如如現,本自無禪不用逃。
種田不收一年事,取婦不著一生貧。 風吹白日漫山去,老却郎時懊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