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儒待詔滿公車,才子爲郎典石渠。 蓮花法藏心懸悟,貝葉經文手自書。 楚詞共許勝楊馬,梵字何人辨魯魚。 故舊相望在三事,願君莫厭承明廬。
无
其他无
〔唐朝〕 王維
名儒待詔滿公車,才子爲郎典石渠。 蓮花法藏心懸悟,貝葉經文手自書。 楚詞共許勝楊馬,梵字何人辨魯魚。 故舊相望在三事,願君莫厭承明廬。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鄉人去欲盡,北鴈又南飛。 京洛風塵久,江湖音信稀。 舊山知獨往,一醉莫相違。 未得辭羈旅,無勞問是非。
秋水蓮冠春草帬,依稀風調似文君。 煩君玉指分明語,知是琴心佯不聞。
高秋慙非隱,閑林喜退居。 老農爭席坐,稚子帶經鋤。 竹徑難迴騎,仙舟但跂予。 豈知陶靖節,秪自愛吾廬。
肅肅雍雍義有餘,九天鸞鳳莫相疎。 唯應靜向山窗過,激發英雄夜讀書。
潘岳閑居賦,陶潛獨酌謠。 二賢成往事,三徑是今朝。 生幸逢唐運,昌時奉帝堯。 進思諧啓沃,退混即漁樵。 蠹簡封延閣,彫闌閟上霄。 相從清曠地,秋露挹蘭苕。
桂(八瓊室本作「幄」)中籌策知無暇,洞裏□花別有珍(八瓊室本作「春」。 )獨酌高吟問山水,到頭山景屬何(八瓊室本作「閑」)人。 (見《金石續編》卷十二,又見《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七十七。 )(桂林市文管會近年普查石刻,編爲《桂林石刻》三冊,第一冊收此詩較完整。 題中「以□」二字作「用別」,前二句異文均同《八瓊室金石補正》,「□花」作「觀花」,末句「何人」作「詩人」。 )(按石刻於詩題下原署曰「河間張濬」。 又此詩之後有嶺南節度使劉崇龜和詩一首,《全唐詩》卷七百十五收之。 石刻於劉詩之後有「韓寧元年三月廿七日將仕郎前守監察御史張巖書」一行。 《廣西通志·金石略》謂石刻在臨桂龍隱巖下。 )。
蒼深翠淺瀑崢潺,豈謂譏秦始愛山。 一炬咸陽機冢赤,紫霄巍立曉雲間。 (見《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一七三。 此首當出後人依託。 )。
書無百日工。 (《法書要錄》卷三徐浩《論書》引)。
漢廷日徵召,舟楫去紛紛。 行路子所見,成功吾未聞。 故人期此去,聖代用斯文。 會使如椽筆,書勳繼典墳。
蒼苔半蝕蔡邕碑,今日中郎有女歸。 莫怪昏昏暗丘壟,浮雲淚濕不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