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春送從叔遊襄陽

〔唐朝〕 李頎

言別恨非一,棄置我宗英。 向用五經笥,今爲千里行。 裹糧顧庭草,羸馬詰朝鳴。 斗酒對寒食,雜花宜晚晴。 春衣采洲路,夜飲南陽城。 客夢峴山曉,漁歌江水清。 楚俗少相知,遠遊難稱情。 同人應館穀,刺史在郊迎。 只合侍丹扆,翻令辭上京。 時方春欲暮,歎息向流鶯。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贈人

    或櫂孤舟或杖藜,尋常適意釣長溪。 草堂竹徑在何處,落日孤煙寒渚西。

    陳羽 唐宋诗
  • 過琴溪(幷序)

    州府謫宦居,邑城攝官涖。 悠悠涇川適,佳期此相遲。 靈溪知幾曲,曲曲各殊致。 仙嶺多巉顏,前峰特超類。 穹崇勢旁倒,㟯下無地。 洞穴盤龍蛇,空巖隱魑魅。 蘋開秋水綠,竹動寒山翠。 遠嶂數瀑懸,疎林一猿墜。 依然彈素絃,流我望鄉淚。 席上紅泉飛,樽前白雲至。 中山是隱居,緬想故心醉。 忽覩邢武辭,聆其金石備。 神交十載得,良願三人遂。 (詩見嘉慶十二年刊洪亮吉纂《涇縣志》卷三一,序據附錄蔣之奇文補)(〖1〗清趙紹祖《涇川金石記》「開元摩崖詩碑」條引宋蔣之奇《磨崖詩序》略云:「予遊涇川,過琴溪,浮舟釣臺,道旁見石崖蒼蒼,上摩穹旻,意其下必有瓌觀焉。 既還至水西,涇令陳中裕餞余巖礲寺,尉劉公曼云:向所觀石崖古刻尚在。 唐玄宗開元甲子,河間邢巨、沛國武平一,嘗遊是溪,題絕句其下。 又刻一長篇,尤雅淡有清思。 其序云:『二十二年冬,予自柱史謫掾宣城,明年九月,連率班公〖原注:下闕〗。 』讀其詩,有云:『忽覩邢武辭,聆其金石備。 』以詩序考之,蓋是人也。 後邢、武一紀而來,疑其即杜偉也。 」〖2〗同書「杜偉《周公亭記》」條引同人《琴溪釣臺詩序》略曰:「釣臺旁山臨溪,上有古碑,皆漫滅殘剝,僅有數字可辨。 其上篆四字曰《周公亭頌》,其餘字皆八分,云:『前殿中侍御史宣城郡司戶京兆杜偉纂。 』〖下略〗」)(按:《涇縣志》錄此詩,署「亡名氏」,無序。 末跋云:「疑杜偉作。 偉以開元二十年謫掾宣城,今《全唐詩》但收『忽覩邢武辭』二句,即作杜偉。 」今參蔣之奇熙寧間所作二序,可決知此詩爲杜偉所作。 《全唐詩》卷七九五據蔣文錄二句,歸杜偉,無小傳,今據蔣氏二序補之。 )。

    杜偉 唐宋诗
  • 靈草歌 顯志草

    顯志實堪誇,雪內放黃花。 寒暑不相礙,獨體草結砂。

    白雲仙人 唐宋诗
  • 頌古二十首 其一六

    將謂衆生苦,更有苦衆生。 相見易得好,共住難爲人。

    釋道顔 唐宋诗
  • 歌二首 其一

    幼富貴兮厭綺羅裳,長入宮兮陪奉尊陽。 今委頓兮流落異鄉,嗟造化兮速死爲强。

    欽宗朱后 唐宋诗
  • 秋夜觀月二首 其一

    夢回殘燭耿房櫳,杳杳江天叫斷鴻。 病骨不禁風露重,披衣小立月明中。

    陸游 唐宋诗
  • 郭氏山林十六詠 石井

    酌泉咽冰玉,肺腑生慘凜。 老夫桑苧家,頗欲續水品。

    陸游 唐宋诗
  • 庚戌正月三日約同舍游西湖十首 其七

    上竺諸峰深復深,一重一掩翠雲衿。 只言人跡無來路,動地鐘聲與梵音。

    楊萬里 唐宋诗
  • 過潼關

    昔帝御中原,守國用三策。 上策以仁義,天下無能敵。 其次樹屏翰,相維如盤石。 最下恃險固,棄德任智力。 驅馬過潼關,覽古淚潸滴。 開元帝道明,百蠻奉周曆。 田野富農桑,邊隅無寇賊。 紫宸日視朝,潼關夜常闢。 天寶君政荒,宮闈養虺蜴。 恩愛成怨疾,心腹生毒螫。 朝聞發漁陽,暮已卷河北。 鳴鼓渡潼關,矢及乘輿側。 重門徒爾設,關吏安所職。 始知資形勢,不如脩道德。

    石介 唐宋诗
  • 次韻隆慶楊使君送別之章 其一

    傾蓋星橋憶去年,官聯預說使君賢。 別來風送空中月,此去雲開劍裏天。 治效龔黄方側耳,交情嵇呂好差肩。 相逢便作陽關曲,數日銷魂正黯然。

    曹彥約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