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別恨非一,棄置我宗英。 向用五經笥,今爲千里行。 裹糧顧庭草,羸馬詰朝鳴。 斗酒對寒食,雜花宜晚晴。 春衣采洲路,夜飲南陽城。 客夢峴山曉,漁歌江水清。 楚俗少相知,遠遊難稱情。 同人應館穀,刺史在郊迎。 只合侍丹扆,翻令辭上京。 時方春欲暮,歎息向流鶯。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頎
言別恨非一,棄置我宗英。 向用五經笥,今爲千里行。 裹糧顧庭草,羸馬詰朝鳴。 斗酒對寒食,雜花宜晚晴。 春衣采洲路,夜飲南陽城。 客夢峴山曉,漁歌江水清。 楚俗少相知,遠遊難稱情。 同人應館穀,刺史在郊迎。 只合侍丹扆,翻令辭上京。 時方春欲暮,歎息向流鶯。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灩灩濕光凌竹樹,寥寥清氣襲衣襟。 不知測穴通潮信,却訝輕漣動鏡心。 夜久即疑星影過,早來猶見石痕深。 轆轤用智終何益,抱甕遺名亦至今。
昔時曾臥龍湫水,今日止茲續舊遊。 何處酒家堪醉月,興酣解却白狐裘。 (《廣雁蕩山誌》二十一《藝文》作回道人)。
淡蕩光風尋戶牖,迷濛宿霧浄園林。 春深燕子來無數,雨後桃花落不禁。
世態蠅營已厭驅,小園初闢稱幽居。 杯深轉覺利名薄,心靜更宜花木踈。 窗几吟餘山色好,軒齋夢覺日華舒。 尤憐不棄東園老,時復相從辨魯魚。
放逐雖慚處士高,笑譚未減少年豪。 青山隨處有三窟,白首今年無二毛。 正得笻枝爲老伴,盡将書帙付兒曹。 飲酣自足稱名士,安用辛勤讀楚騷。
樹恰人來短,花將雪樣看。 孤姿妍外浄,幽馥暑中寒。 有朶篸瓶子,無風忽鼻端。 如何山谷老,只爲賦山礬。
三湘七澤雲連水,短棹意行無遠邇。 江花時傍綠蓑飛,水鳥忽從清唱起。 醉後懽呼踏浪兒,鮪可鱠兮秔可炊。 芳草從教天樣遠,都無閒恨可萋迷。 碧桃幾片來何處,試訪秦人武陵路。
野寺鐘鳴後,溪橋雨合時。 杖藜能過我,酌酒更論詩。 意作匆匆別,仍愆得得期。 近知疎問訊,不那費懷思。
茲樓名郡郭,何處別林泉。 一水遥通蜀,千崖利插天。 鸕鷀晴舞雪,桑柘月生烟。 欲醉囊羞澀,愁看度兩年。
解纜浙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