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家蕭相國,功蓋五諸侯。 勳業河山重,丹青錫命優。 君爲禁臠壻,爭看玉人遊。 荀令焚香日,潘郎振藻秋。 新成鸚鵡賦,能衣鷫鸘裘。 不憚軒車遠,仍尋薜荔幽。 苑梨飛絳葉,伊水淨寒流。 雪滿故關道,雲遮祥鳳樓。 一身輕寸祿,萬物任虛舟。 別後如相問,滄波雙白鷗。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頎
漢家蕭相國,功蓋五諸侯。 勳業河山重,丹青錫命優。 君爲禁臠壻,爭看玉人遊。 荀令焚香日,潘郎振藻秋。 新成鸚鵡賦,能衣鷫鸘裘。 不憚軒車遠,仍尋薜荔幽。 苑梨飛絳葉,伊水淨寒流。 雪滿故關道,雲遮祥鳳樓。 一身輕寸祿,萬物任虛舟。 別後如相問,滄波雙白鷗。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懸匏曲沃上,孤篠汶陽隈。 形寫歌鸞翼,聲隨舞鳳哀。 歡娛分北里,純孝即南陔。 今日虞音奏,蹌蹌鳥獸來。
般若神(《燈錄》作「靈」)珠妙難測,法性海中親認得。 隱現時游五藴山(《燈錄》作「隱顯常游五藴中」),內外光明大神力。 此珠無狀非大小,晝夜圓明悉能照。 (《燈錄》作「此珠非大亦非小,晝夜光明皆悉照」。 )用時無處復無蹤(《燈錄》作「覓時無物又無蹤」),行住(《燈錄》作「起坐」)相隨常了了。 先聖相傳相指授,信此珠人世希有。 智者號明不離珠,迷人將珠不識走。 (以上四句,《傳燈錄》作「黃帝曾遊于赤水,爭聽爭求都不遂。 罔像無心却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僞。 」)吾師權指喻摩尼,採人無數入(《燈錄》作「溺」)春池。 爭拈瓦礫將爲寶,智者安然而得之。 言下非近亦非遠(《燈錄》作「森羅萬象光中現」),體用如如轉無轉。 萬機珠對(《燈錄》作「消遣」)寸心中,一切時中巧方便。 皇帝曾遊於赤水,視聽爭求都不遂。 罔像無心却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僞。 非自心,非因緣,妙中之妙玄中玄。 森羅萬像光中現,尋之不見有根源。 (《燈錄》無以上九句)燒六賊(《宗鏡錄》卷七六「賊」下有「兮」字),爍四(《燈錄》作「衆」)魔,能摧我山(《宗鏡錄》作「摧我山兮」)竭愛(《燈錄》作「我」)河。 龍女靈山親獻佛,貧兒衣裏幾(《宗鏡錄》作「枉」,《燈錄》作「下任」)蹉{趷右下爲也}。 亦非性,亦非心(《燈錄》二「非」字皆作「名」),非性非心超古今。 體絕名言名不得(《燈錄》作「全體明時明不得」),權時題作《弄珠吟》。 (以上皆見影印日本花園大學圖書館藏高麗覆刻本南唐招慶寺靜筠二僧著《祖堂集》卷四)。
舊穀發新穎,梅黄雨生肥。 下田初播殖,却行手奮揮。 明朝望平疇,綠鍼刺風漪。 審此一寸根,行作合穗期。
春入西湖繞岸花,十洲三島倍芳華。 夭桃來自神明胄,玉潤生從宰輔家。 男室得時諧鳳侶,孫枝有客泛星槎。 盍簪此日成高會,盛事他年梓里誇。
羸軀抱疾時時劇,白髮乘衰日日增。 凈掃東窗讀周易,笑人投老欲依僧。
斯世本無事,古人誰與歸。 屏除閑麈尾,收拾舊蓑衣。 浩浩觀空劫,拳拳訟昨非。 雲開天萬里,遼鶴正孤飛。
武夷仙翁冰雪顔,建甯府中春晝閒。 揮毫醉寫烏絲欄,新茗續煎扶玉山。 應念窮愁坐空谷,頭白眼眵書懶讀。 殷勤題裹寄春風,澆我從來藜莧腹。 別公宛陵今五春,渴心何啻生埃塵。 平生不識七閩路,夢魂欲往山無數。
不到伊川八九年,重來風物盡依然。 驚回俗夢鳴臯鶴,洗凈塵襟漱玉泉。 綠篠侵階當蕙帳,蒼霞滿目對松阡。 天憐老懶優深處,罷聽晨雞徹曉眠。
霜耕冰在趾,雨種泥沒膝。 旱魃忽爲虐,耕種謾勞力。 去年幸一稔,今歲免艱食。 細聽老農語,令我三歎息。 但願從此去,龍骨長挂壁。 大田多黍稌,高廩若山積。 或云穀大豐,則恐錢轉嗇。 夏租星火急,處此未有策。 細民一錢稅,往往亦追索。 穀賤反傷農,此語傳自昔。 語客且勿憂,新絲尚堪質。
一旦秋風起洛濱,東歸聊復寄鱸蓴。 如今已在漁鄉住,宜與清朝作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