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翁不種田,惟知曝背樂殘年。 有時捫虱獨搔首,目送歸鴻籬下眠。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頎
百歲老翁不種田,惟知曝背樂殘年。 有時捫虱獨搔首,目送歸鴻籬下眠。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秋風明月獨離居,蕩子從戎十載餘。 征人去日殷勤屬,歸鴈來時數寄書。
郄公憐戇亦憐愚,忽贈金盤徑寸珠。 徹底碧潭滋涸溜,壓枝紅豔照枯株。 九門洞啓延高論,百辟聯行挹大儒。 顧己文章非酷似,敢將幽劣俟洪爐。
出谷纔浮芥,中園已濫觴。 逶迤過竹塢,浩淼走蘭塘。 夜靜聞魚躍,風微見鴈翔。 從茲東向海,可泛濟川航。
淮陽清靜理,永嘉山水心。 (見《輿地紀勝》卷一五七《資州》)(〖1〗《輿地紀勝》云:「李渭爲本州刺史,有詩刻留等慈寺。 時與前進士崔公輔同遊,崔有詩略曰:『淮陽清靜理,永嘉山水心。 』」二句爲公輔頌渭之作。 《全唐詩續補遺》卷十九據《蜀中名勝記》收作李渭詩,誤。 又《杜少陵集》卷十五有《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千家簾幕春空在,幾處樓臺月自明。
仇虜何須殺,調和乃妙機。 又聞堅誓約,不用講攻圍。 六月鵬南徙,三春雁北歸。 自知同斥鷃,蓬艾且卑飛。
飯了縱閑適,杖屨涉晴晝。 時物破百感,環山獻明秀。 承宇茂芳桂,追凉風細逗。 摘果靡憚勞,聊用引稚幼。
子房非漢臣,憫世爲一起。 借力用沛公,東西唯所指。 注措豈因黄石書,出處非由赤松子。 博浪沙中擊祖龍,欲報君仇遑恤己。
早已心潛不二門,猶將土苴與人論。 未須隻履西歸去,且作人間老世尊。
飽看七寶山頭月,慣聽三茅觀裏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