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賈恆明府兼寄溫張二司戶

〔唐朝〕 綦毋潛

越客新安別,秦人舊國情。 舟乘晚風便,月帶上潮平。 花路西施石,雲峰句踐城。 明州報兩掾,相憶二毛生。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韓九

    惆悵別離日,裴回岐路前。 歸人望獨樹,匹馬隨秋蟬。 常與天下士,許君兄弟賢。 良時正可用,行矣莫徒然。

    高適 唐宋诗
  • 寫懷

    汩沒與辛勤,全鍾在此身。 半生爲下客,終老託何人。 兩鬢關中改,千巖海上春。 青雲知有路,自是致無因。

    許棠 唐宋诗
  • 雨壁長秋菌,風枝落病蟬。 老筇搘瘦影,寒木凭吟身。 詩債到春無處避,離愁因醉暫時無。 茶香解睡磨鐺煮,山色牽懷著屐登。

    卞震 唐宋诗
  • 重修望京樓因登樓賦詩(題擬)

    夷門一鎮五經秋,未得朝天未免愁。 因上此樓望京國,便名樓作望京樓。 (見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按:《全唐詩》卷五六三收此爲令狐綯詩,題作《登望京樓賦》。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云:「按《寰宇記》一開封府浚儀縣,『望京樓,城西門樓,本無名,唐文宗太和二年,節度使令狐綯重修,因登樓賦詩曰』云云,詩中不免作未免。 據《舊書》一七上,長慶四年九月,『庚戌,以河南尹令狐楚檢校禮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宋汴亳觀察等使』,由此計至大和二年,恰是五年。 綯雖嘗一鎮宣武,但《舊書》一七二《綯傳》云:『咸通二年,改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三年冬,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則先後祇兩年,非五經秋也。 且在大和二年後三十餘祀,紀年亦不合,是知《寰宇記》云令狐綯,實令狐楚之訛,此詩應移收前五函九冊,綯更無他詩,名應刪却。 」今從其說錄歸楚名下。 《舊唐書》卷十七上載大和二年十月李逢吉移宣武,「代令狐楚,以楚爲戶部尚書」。 楚在宣武任時間正與詩合。 )。

    令狐楚 唐宋诗
  • 横枝山北别懿上人

    青山終是慰人心,到處相逢不用尋。 顧我未能忘楚些,因君聊復效吳吟。 遥林入眼增雙碧,羸馬奔家競寸陰。 何事横枝送南北,他年同此記分襟。

    王之道 唐宋诗
  • 與致明對榻

    勝會嘗連榻,還欣與子同。 一燈寒夜永,殘夢雨聲中。 道舊驚身老,談玄了性空。 卜鄰今有約,泉石興何窮。

    劉子翬 唐宋诗
  • 送林秀才歸南海

    紅塵倦客遊,綵衣歸故山。 凜凜朔風勁,携手江之干。 江聲萬雷震,帆影孤鴻翻。 修途南盡海,冰雪凄人肝。 不但川陸險,所思在承顔。 親膳足甘滑,家居富林泉。 懷安實敗名,無爲樂丘園。 好爵縻英賢,早奮沖天翰。

    余靖 唐宋诗
  • 初寒偶出

    霜氣凋關樹,晴光入市樓。 閑人無造請,佳日亦遨遊。 湖白方新出,淮𧍧亦易求。 秋來幸無病,作意試新篘。

    陸游 唐宋诗
  • 春來

    楊柳梢頭金穟重,酴醾枝上玉針長。 春來小院纔三日,花女林神有許忙。

    項安世 唐宋诗
  • 獨酌偶作

    東路歸梁懶,黄流下汴深。 眼穿南去翼,耳冷北來音。 風雨昏斜日,乾坤入醉吟。 不憂貧且老,自有伯鸞心。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