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贈史昭

〔唐朝〕 王昌齡

東林月未升,廓落星與漢。 是夕鴻始來,齋中起長歎。 懷哉望南浦,眇然夜將半。 但有秋水聲,愁使心神亂。 握中何爲贈,瑤草已衰散。 海鱗未化時,各在天一岸。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燕歌行

    君不見漁陽八月塞草腓,征人相對併思歸。 雲和朔氣連天黑,蓬雜驚沙散野飛。 是時天地陰埃遍,瀚海龍城皆習戰。 兩軍鼓角暗相聞,四面旌旗看不見。 昭君遠嫁已年多,戎狄無厭不復和。 漢兵候月秋防塞,胡騎乘冰夜渡河。 河塞東西萬餘里,地與京華不相似。 燕支山下少春暉,黃沙磧裏無流水。 金戈玉劍十年征,紅粉青樓多怨情。 厭向殊鄉久離別,秋來愁聽擣衣聲。

    屈同仙 唐宋诗
  • 別李義

    神堯十八子,十七王其門。 道國洎舒國,督唯親弟昆。 中外貴賤殊,余亦忝諸孫。 丈人嗣三葉,之子白玉溫。 道國繼德業,請從丈人論。 丈人領宗卿,肅穆古制敦。 先朝納諫諍,直氣橫乾坤。 子建文筆壯,河間經術存。 爾克富詩禮,骨清慮不喧。 洗然遇知几,談論淮湖奔。 憶昔初見時,小襦繡芳蓀。 長成忽會面,慰我久疾魂。 三峽春冬交,江山雲霧昏。 正宜且聚集,恨此當離尊。 莫怪執杯遲,我衰涕唾煩。 重問子何之,西上岷江源。 願子少干謁,蜀都足戎軒。 誤失將帥意,不如親故恩。 少年早歸來,梅花已飛飜。 努力慎風水,豈惟數盤[飧]。 猛虎臥在岸,蛟螭出無痕。 王子自愛惜,老夫困石根。 生別古所嗟,發聲爲爾吞。

    杜甫 唐宋诗
  • 瀑布

    秋河溢長空,天灑萬丈布。 深雷隱雲壑,孤電挂巖樹。 滄溟曉噴寒,碧落晴盪素。 非趨下流急,勢使不得住。

    章孝標 唐宋诗
  • 酬田卿送西遊

    華堂開翠簟,惜別玉壺深。 客去當煩暑,蟬鳴復此心。 廢城喬木在,古道濁河侵。 莫慮西遊遠,西關絕隴陰。

    馬戴 唐宋诗
  • 聞雁

    接影橫空背雪飛,聲聲寒出玉關遲。 上陽宮裏三千夢,月冷風清聞過時。

    林寬 唐宋诗
  • 再書邊事

    萬里沙西寇已平,犬羊羣外築空城。 分營夜火燒雲遠,校獵秋鵰掠草輕。 秦將力隨胡馬竭,蕃河流入漢家清。 羌戎不識干戈老,須賀當時聖主明。

    張喬 唐宋诗
  • 旅夕

    風散古陂驚宿鴈,月臨荒戍起啼鴉。 不堪吟斷無人見,時復寒燈落一花。

    高蟾 唐宋诗
  • 題嘉陵驛

    嘉陵路惡石和泥,行到長亭日已西。 獨倚闌干正惆悵,海棠花裏鷓鴣啼。

    張蠙 唐宋诗
  • 宮詞百首 六十三

    聖主躬耕在籍田,公卿環衛待豐年。 五風十雨餘糧在,金殿惟聞奏舜弦。

    和凝 唐宋诗
  • 贈(據《壯陶閣帖》卷二補。)

    建陽門外柳千條,斜插鸞篦小錯刀。 紫袖握蟬聲欲絕,紅巾撲蝶勢潛高。 愁眉對照烟江柳,嫩臉初開露井桃。 閑把金釵惱鸚鵡,亂聲啞嘎落輕毛。 (以上《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 )(《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收李郢詩卷,原藏於淳化軒。 卷末有樂全居士、柯九思、陳繹曾、周仁榮、張翥五人附跋。 茲錄前三人跋如次。 )(〖1〗其一:李公嘗出守房陵商州,有善政,以能詩聞諸公間,有文集行於世。 此詩翰墨豪健,自成一家。 宣和六年季夏一日,樂全居士書。 〖原注:張密學諱確,字子固。 〗〖2〗其二:右唐李郢字楚望書七言詩真跡,後有張樂全跋,曾入紹興內府,合縫小璽具存。 詩法清麗,筆意飄撇,自有一種風氣。 僕僅見宣和所收許渾詩稿,精緻亦如之,足以見唐人所尚,流風餘韻,令人興起。 至治初,以佳本定武《蘭亭》易得之,愛玩不能去手。 丹丘柯九思識。 〖3〗其三:唐李楚望端公大中十年七言詩一卷。 楚望以是歲登進士第,其上主司詩云:「閉戶偶多鄉老譽,讀書精得聖人言。 」視「一日看盡長安花」,殆有間矣。 宜其疏於馳競,以藩鎮從事終也。 此紙鳥絲欄絕精緻,字畫有歐柳意。 楚望居餘杭,豈出於故家遺俗之所傳者歟? 泰定元年十月十三日,吳興陳繹曾書。 )。

    李郢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