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征戰後,江海別離長。 遠客歸何處,平蕪滿故鄉。 夕陽帆杳杳,舊里樹蒼蒼。 惆悵蓬山下,瓊枝不可忘。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長卿
軒轅征戰後,江海別離長。 遠客歸何處,平蕪滿故鄉。 夕陽帆杳杳,舊里樹蒼蒼。 惆悵蓬山下,瓊枝不可忘。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牀。
水開長鏡引諸巒,春洞花深落翠寒。 醉向絲蘿驚自醒,與君清耳聽松湍。
皇心不向晦,改節號中和。 淑氣同風景,嘉名別詠歌。 湔裙移舊俗,賜尺下新科。 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 花隨春令發,鴻度歲陽過。 天地齊休慶,歡聲欲盪波。
百年如夢竟何成,白髮重來此地行。 還似蕭郎許玄度,再看庭石悟前生。
知音如瓊枝,天生爲予有。 攀折若無階,何殊天上柳。 裴生清通嗣,陽子盛德後。 詩名比元長,賦體凌延壽。 珠生驪龍頷,或生靈蛇口。 何似雙瓊章,英英曜吾手。 白日不可汙,清源肯容垢。 持此山上心,待君忘情友。 且伴丘壑賞,未隨名宦誘。 坐石代瓊茵,製荷捐艾綬。 清宵集我寺,烹茗開禪牖。 發論教可垂,正文言不朽。 白雲供詩用,清吹生座右。 不嫌逸令醉,莫試仙壺酒。 皎皎尋陽隱,千年可爲偶。 一從漢道平,世事無紛糺。 星文齊七政,天軸明二斗。 召士揚弓旌,知君在林藪。 莫學潁陽子,請師高山叟。 出處藩我君,還來會厓阜。
日月千回數,君名萬遍呼。
(《文苑英華》二六二注云:「此詩總目及《李集》皆不載,惟《英華》諸本有之。 」)等閑經夏復經寒,夢裏驚嗟豈暫安。 南家風光當世少,西陵江浪過江難。 周旋小字桃燈讀,重疊遙山隔霧看。 真是爲君飡不得,書來莫說更加飡。 (《文苑英華》)(嚴羽《滄浪詩話·考證》謂本詩「乃晚唐之下者」。 詹鍈《李詩辨僞》云:「按《文苑英華》編次體例,各類之中,一以時代先後爲序。 此詩置於張祜、李洞、方干與李羣玉、陳陶之間,與太白時代相去懸遠,定是晚唐之作。 」吳企明云:「先輩爲應試舉子對已及第者的稱呼,或是進士出身的人互相推敬的稱呼,李白從未應試,不應用此稱呼,集中亦無此稱。 」又推測翁參樞或爲《登科記考》卷二二所載咸通元年盈第的翁彥樞,「參」、「彥」形近易訛,時代亦與李洞、方干相近。 )。
文星一夜動天關,此日真仙降世間。 千里光華蟾影滿,九臯空闊鶴情閑。 臨戎暫許分憂寄,入相看隨急詔還。 自愧嘉辰無異禮,祇將吟咏祝崇山。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綠樹黄鸝陰復晴,春風何處不堪行。 野煙著草綿綿色,江日浮花灔灔明。 故國音書添夢想,異鄉節物減心情。 逢人盡說兵戈事,始覺如今去就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