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君何所適,暮暮逢煙水。 獨與不繫舟,往來楚雲裏。 釣魚非一歲,終日只如此。 日落江清桂檝遲,纖鱗百尺深可窺。 沈鉤垂餌不在得,白首滄浪空自知。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長卿
聞君何所適,暮暮逢煙水。 獨與不繫舟,往來楚雲裏。 釣魚非一歲,終日只如此。 日落江清桂檝遲,纖鱗百尺深可窺。 沈鉤垂餌不在得,白首滄浪空自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洋洋至化兮,日見深柔。 欲聞大濩兮,大淵油油。
淮水源流遠,塗山禮命升。 往年求故劒,今夕祔初陵。 鸞鏡金波澀,翬衣玉彩凝。 千年子孫慶,孝理在蒸蒸。
抽却朝簪著釣蓑,近來聲迹轉巍峩。 祥麟避網雖山野,丹鳳銜書即薜蘿。 乍隱文章情更逸,久閑經濟術翻多。 深慙未副吹噓力,竟困風埃爭奈何。
(見宋趙師秀《衆妙集》,並見宋周弼《唐三體詩》卷六。 按《全唐詩》卷一百八十四作劉長卿詩,詩同,校其異文如下:首句「遊吳還適越」,「適」,《全唐詩》作「入」。 五句「山明殘雪在」,「山」,《全唐詩》作「岸」。 七句「季子留遺廟」,《全唐詩》作「季子楊柳廟」。 又《唐三體詩》本元釋圓至於此句下注曰:「皇覽《冢墓記》:季子冢在毘陵縣暨陽鄉,至今吏唐民祀事。 」〖唐姚合《極玄集》、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二七均作皇甫冉詩,《文苑英華》卷二七二作皇甫曾詩,《四部叢刊》影明正德本《劉隨州文集》卷三則作劉詩。 似亦皇甫冉所作爲是。 〗)。
屈指平陽別社蓮,蟾光一百度曾圓。 孤雲自在知何處,薄宦參差亦信緣。 山郡披風方穆若,花時分袂更凄然。 摇鞭相送嘉陵岸,迴首羣峰隔囊邊。
觀音出,普賢入,文殊水上穿靴立。 擡頭鷂子過新羅,石火電光追不及。
壁間颯颯松濤起,□□□□□氷冽。 呼燈始見王右丞,毫毛矜貴逞奇傑。 揮灑冬山書屋圖,巖壑幽櫺坐高哲。 數筆蕭瑟天貌寒,不盡枯枝不盡雪。 高崕崛曲形淒肅,驅禽逐獸但松竹。 傍有一水白於峰,千頃奔茫日難昱。 絹外似覺風慘激,大江盡斷船相逐。 室中之人淡如菊,長年手携一卷讀。 窗外蒼虬恣飛瀑,欲奪造化齊冷燠。 天下無幾焦孝然,當世寧更有梅福。 苦吟抱膝此何人,乃肯蕭條立煉谷。 古今書畫技總微,貴有嶔崎生眼目。 我聞孫登居北山,隆冬披髮以自覆。 又聞昔賢暑重裘,六月御車鄙王侯。 二公氣岸皆千里,朗月白霜胸際浮。 名士逆天天不怒,冬景能暖夏能秋。 千載斯人不可致,我於畫間得其意。 揆向高飈遠遠至,筆光墨汁俱吐棄。 但懸此幅清吾心,千巖炎伏曦景熾,布褐推車我不避。
色映堋雲爛,聲迎羽月遲。
無根樹子,混盳非出入。 頭尾應皆急,妙了過這邊,渡海何曾濕。
平生竭力參詩句,久矣冥搜見機杼。 豈惟藴蓄徹遮欄,要使幽深盡呈露。 君今學詩叩妙理,頗已具眼識精粗。 他年陶冶融心神,好與造化開門戶。 讀之便感誰使然,若見其事在其處。 會須體物奪天機,便可分庭抗李杜。 風騷樂府久寂寞,但見坡谷正馳騖。 君才妙齡中科選,第恐此道非先務。 詩分九品吾所創,妄與正宗闢行路。 君今持此欲誰論,勿使羣言生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