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古風 十八

〔唐朝〕 李白

天津三月時,千門桃與李。 朝爲斷腸花,暮逐東流水。 前水復後水,古今相續流。 新人非舊人,年年橋上遊。 雞鳴海色動,謁帝羅公侯。 月落西上陽,餘輝半城樓。 衣冠照雲日,朝下散皇州。 鞍馬如飛龍,黃金絡馬頭。 行人皆辟易,志氣橫嵩丘。 入門上高堂,列鼎錯珍羞。 香風引趙舞,清管隨齊謳。 七十紫鴛鴦,雙雙戲庭幽。 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黃犬空歎息,綠珠成釁讐。 何如鴟夷子,散髮櫂扁舟。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發潭州

    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 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 賈傅才未有,褚公書絕倫。 高名前後事,回首一傷神。

    杜甫 唐宋诗
  • 宮詞一百首 四十四

    御廚不食索時新,每見花開即苦春。 白日臥多嬌似病,隔簾敎喚女醫人。

    王建 唐宋诗
  • 樂天寄憶舊遊因作報白君以答

    報白君,別來已渡江南春。 江南春色何處好,燕子雙飛故官道。 春城三百七十橋,夾岸朱樓隔柳條。 丫頭小兒蕩畫槳,長袂女郎簪翠翹。 郡齋北軒卷羅幕,碧池逶迤遶畫閣。 池邊綠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鋪彩霞。 吳娃足情言語黠,越客有酒巾冠斜。 坐中皆言白太守,不負風光向杯酒。 酒酣襞牋飛逸韻,至今傳在人人口。 報白君,相思空望嵩丘雲。 其奈錢塘蘇小小,憶君淚點石榴帬。

    劉禹錫 唐宋诗
  • 賦飲馬長城窟

    朔風動秋草,清蹕長安道。 長城連不窮,所以隔華戎。 規模惟聖作,負荷曉成功。 鳥庭已向內,龍荒更鑿空。 玉關塵卷靜,金微路已通。 湯征隨北怨,舜詠起南風。 畫地功初立,綏邊事云集。 朝服踐狼居,凱歌旋馬邑。 山響傳鳳吹,霜華藻瓊鈒。 屬國擁節歸,單于款關入。 日落寒風起,驚蓬被原隰。 零落葉已寒,河流清且急。 四時徭役盡,千載干戈戢。 太平今若斯,汗馬竟無施。 唯當事筆硯,歸去草封禪。

    袁朗 唐宋诗
  • 送林處士自閩中道越由霅抵兩川

    書劒少青眼,煙波初白頭。 鄉關背梨嶺,客路轉蘋洲。 處困道難固,乘時恩易酬。 鏡中非訪戴,劒外欲依劉。 高枕海天暝,落帆江雨秋。 鼉聲應遠鼓,蜃氣學危樓。 智士役千慮,達人經百憂。 唯聞陶靖節,多在醉鄉遊。

    許渾 唐宋诗
  • 寄清源寺僧

    石路無塵竹徑開,昔年曾伴戴顒來。 窗間半偈聞鐘後,松下殘棊送客回。 簾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藍水長秋苔。 白蓮社裹如相問,爲說遊人是姓雷。

    溫庭筠 唐宋诗
  • 寥寥天地內,夜魄爽何輕。 頻見此輪滿,即應華髮生。 不圓爭得破,纔正又須傾。 人事還如此,因知倚伏情。

    曹松 唐宋诗
  • 宮詞 七十五

    年初十五最風流,新賜雲鬟便上頭。 按罷霓裳歸院裏,畫樓雲閣總重修。

    花蕊夫人徐氏 唐宋诗
  • 和盧侍御通塘曲

    君誇通塘好,通塘勝耶溪。 通塘在何處,遠在尋陽西。 青蘿嫋嫋挂烟樹,白鷴處處聚沙堤。 石門中斷平湖出,百丈金潭照雲日。 何處滄浪垂釣翁,鼓櫂漁歌趣非一。 相逢不相識,出沒繞通塘。 浦邊清水明素足,別有浣沙吳女郎。 行盡綠潭潭轉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雞犬桃花裏,將比通塘渠見羞。 通塘不忍別,十去九遲回。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鳥從天來。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邊苦竹秋聲起。 長吟白雪望星河,雙垂兩足揚素波。 梁鴻德耀會稽日,寧知此中樂事多。

    李白 唐宋诗
  • 萊孫求墨并以詩與之

    何年老烏龍,排山折其角。 漁人網得之,澄淵起雷雹。 異物世常猜,神光夜潛覺。 流傳歲月深,質槁紋斑剝。 漆簡射晶熒,玄圭靡雕琢。 孰謂喬松煙,能成此堅確。 晴窗試墨池,雲霧生掌握。 只恐化蜿蜒,飛騰入冥邈。 萊孫真可兒,句法有家學。 贈汝囊中珍,慚余鼻端斲。

    劉子翬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