淥水淨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採菱女,一道夜歌歸。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白
淥水淨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採菱女,一道夜歌歸。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白日雙流靜,西看蜀國春。 桐花能乳鳥,竹節競祠神。 蹇步徒相望,先鞭不可親。 知從江僕射,登榻更何人。
茶,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蘂色,椀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伏羲初製法,素女昔傳名。 流水嘉魚躍,叢臺舞鳳驚。 嘉賓飲未極,君子娛俱幷。 倘入丘之戶,應知由也情。
長安[二]桂殿倚空城,每至黃昏愁轉盈,舊來偏得君王意,今是無端寵愛輕。 窈窕容華爲誰惜,長門一閉無行跡,聞道他人更可憐,懸知欲垢終無益。 (「垢」,蔣、項皆云當作「妬」。 二本原卷此字作「姤」。 )星移北斗露凄凄,羅幔䄡䄡風入閨,(「䄡䄡」,項云當作「襜襜」)孤燈欲滅留殘焰,明月初團照夜啼。 向月唯須影調逐,不如纔(疇)[三]昔同今(八)屋,雲浮彫練此城[四]遊,(「練」,蔣疑當作「棟」,項云當是「闌」字的形訛。 「彫闌」同「雕欄」。 )花綴珠衾紫臺宿。 自從捐棄在深宮,君處芳音更不通,黃今(金)買得《長門賦》,祇爲寒床夜夜空。 ([一]《樂府詩集》卷四十二載《長門怨》二十七首,作者二十三人,不及魏奉古。 這首《長門怨》,好像宋代已經不很流傳了。 [二]「長安」原卷作「長門」依伯二七四八號寫本改。 [三]依俞說。 [四]俞云:「此城疑北城,但未敢定。 」)。
行至上留田,孤墳何崢嶸。 積此萬古恨,春草不復生。 悲風四邊來,腸斷白楊聲。 借問誰家地,埋沒蒿里塋。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 蓬科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舉銘旌。 一鳥死,百鳥鳴,一獸走,百獸驚。 桓山之禽別離苦,欲去迴翔不能征。 田氏倉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東枝顦顇西枝榮。 無心之物尚如此,參商胡乃尋天兵。 孤竹延陵,讓國揚名。 高風緬邈,頹波激清。 尺布之謠,塞耳不能聽。
壯志深憂國,丹心篤愛君。 謗書興衆枉,諫疏在奇勳。 風咽梁谿水,山悲湛峴雲。 空餘雙舞鶴,鼓吹不堪聞。
雨脚天東來,驚鳥烟中起。 須臾四山合,萬象空濛裏。 孤行念遠村,見樹聯自喜。 浪遊豈無因,遇山則知止。 稜稜雲外峰,與我心終始。 日暮宿田家,田歌正清美。 何以途路心,歷亂如流水。 始疑車馬上,未必見君子。 行當弄輕舟,隨風問蘭芷。
鳥道經行穩,巢居卧起寬。 鹿衣裁短褐,龜屋製危冠。 舊慕嵇中散,今師靖長官。 蛟龍雲雨上,未必勝泥蟠。
我初不作婆娑夢,子亦能知波險無。 風卷潮來壯魂在,行人釃酒濕庭梧。
有情方是物,無敬莫言誠。 此事非俄測,由來只自成。 箇中勤積累,熟處會分明。 未厭拘攣隘,他時滿八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