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海動風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變大火,熱氣餘丹霞。 光景不可迴,六龍轉天車。 荆人泣美玉,魯叟悲匏瓜。 功業若夢裏,撫琴發長嗟。 裴生信英邁,屈起多才華。 歷抵海岱豪,結交魯朱家。 復攜兩少女,豔色驚荷葩。 雙歌入青雲,但惜白日斜。 窮溟出寶貝,大澤饒龍蛇。 明主儻見收,烟霞路非賒。 時命若不會,歸應鍊丹砂。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白
遠海動風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變大火,熱氣餘丹霞。 光景不可迴,六龍轉天車。 荆人泣美玉,魯叟悲匏瓜。 功業若夢裏,撫琴發長嗟。 裴生信英邁,屈起多才華。 歷抵海岱豪,結交魯朱家。 復攜兩少女,豔色驚荷葩。 雙歌入青雲,但惜白日斜。 窮溟出寶貝,大澤饒龍蛇。 明主儻見收,烟霞路非賒。 時命若不會,歸應鍊丹砂。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清齋四體泰,白晝一室空。 摧頹有古樹,騷屑多悲風。
頭戴華陽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侶,來上縹緲峰。 帶露齅藥蔓,和雲尋鹿蹤。 時驚𪕍𪕌鼠,飛上千丈松。 翠壁內有室,叩之虛䃔䃧。 古穴下徹海,視之寒鴻濛。 遇歇有佳思,緣危無倦容。 須臾到絕頂,似鳥穿樊籠。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風。 衆岫點巨浸,四方接圓穹。 似將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嵐爲吳宮。 一陣靉靆氣,隱隱生湖東。 激雷與波起,狂電將日紅。 礊礊雨點大,金髇轟下空。 暴光隔雲閃,髣髴亙天龍。 連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爲一雪山,欲與昭回通。 移時却𢷈下,細碎衡與嵩。 神物諒不測,絕境尤難窮。 杖策下返照,漸聞仙觀鐘。 煙波濆肌骨,雲壑闐心胸。 竟死愛未足,當生且歡逢。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龍門支派富才能,年少飛翔便大鵬。 久待尊罍臨鐵甕,又從幢節鎮金陵。 精神一隻秋空鶴,騷雅千尋夏井冰。 長憶相招宿華館,數宵忘寢盡寒燈。
見時如不見,聞時如不聞。 喜時如不喜,瞋時如不瞋。 一切盡歸如,自然無我人。
樂□□山(下泐十九字𠔍按似是「黃」字)梅敢比肩(下泐六字)畔看雲□□立庵前天台從(下泐六字)須(下泐。 按右詩似詠植物肩前韻。 見《江蘇通志稿·藝文志·金石》卷七引《續江寧石刻記》)(按:用虛詩刻石在上元攝山,摩崖泐甚,末題:「□〖按當是唐字〗上元甲子歲次〖下泐〗僧用虛〖下泐〗」《續江寧石刻記》跋云:「右詩刻剝泐太甚,搨本僅存六十八字,細宷當是七律四首。 前有序,在千佛巖,距無量殿不遠。 宋張敦頤《六朝事迹》、《攝山志》並著錄。 嚴記在待訪目,《江寧府志》云:『無量殿旁有正書石碣一,惜剝蝕太甚,莫能辨作者姓名,中存大唐上元歲數字。 』殆即指此。 遯甲三元術以唐興元元年甲子爲上元,會昌四年甲子爲中元,天祐元年甲子爲下元,宋乾[德]〖元〗二年甲子又上元也。 此詩當刻於乾德二年以後,時南唐奉宋正朔,故不署年號。 」此組詩殘泐太甚,已無從點斷。 )。
半夜墨漆黑,捉得一個賊。 點火照來看,元是王大伯。
巖寺報梅開,可是知時節。 映竹已蕭疏,臨流復清絕。 正須幽士賞,莫縱狂僧折。 山寒雲霧深,日暮更飛雪。
人人盡有生緣,落花流出桃源。 過後再尋無處,滿簑烟雨漁村。
白髮凄凉故史官,十年身不到長安。 即今天末吊形影,何日上前傾肺肝。 孤憤書成詞激烈,五噫歌罷意辛酸。 此懷欲說無人共,安得相擕素所歡。
久雨群蛙日夜號,樂哉霽色滿江郊。 草書己悟屋漏壁,詩句免悲風卷茆。 喚婦晴鳩鳴廢圃,歸林棲鶻補危巢。 泥乾我亦思來客,未暇移書廣絕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