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寄上吳王三首 一

〔唐朝〕 李白

淮王愛八公,攜手綠雲中。 小子忝枝葉,亦攀丹桂叢。 謬以詞賦重,而將枚馬同。 何日背淮水,東之觀土風。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僧歸金山寺

    老歸江上寺,不忘舊師恩。 駐錫逢山色,停杯見浪痕。 秋濤吞楚驛,曉月上荆門。 爲訪題詩處,莓苔幾字存。

    許渾 唐宋诗
  • 昇平詞五首 三

    處處是歡心,時康歲已深。 不同三尺劒,應似五弦琴。 壽笑山猶盡,明嫌日有陰。 何當憐一物,亦遺斷愁吟。

    曹唐 唐宋诗
  • 樵翁

    獨入深山信脚行,慣當貙虎不曾驚。 路傍花發無心看,惟見枯枝刮眼明。

    蔣吉 唐宋诗
  • 出雲州書情寄兩敕使

    南風海路連歸思,北雁長天引旅情。 賴有鏘鏘雙鳯伴,莫愁多日住邊亭。 (同前。 )(〖1〗按王孝廉奉渤海國王命使日,日本嵯峨天皇設宴禮之。 孝廉返國,舟覆溺海而死。 嵯峨天皇特頒敕書,追贈榮爵,且致悼念。 嵯峨在位十四年,年號曰弘仁,於唐則爲憲宗元和五年至穆宗長慶三年也。 敕文附後。 〖2〗《日本後紀》二十四日本嵯峨天皇《贈渤海使王孝廉正三位敕書》云:「惜往飾終,事茂舊範,褒忠錄績,義存先彝。 故渤海國使從三位王孝廉,闕庭修聘,滄溟迴艫,復命未申,昊蒼不憖。 寔雖有命在天,薤露難駐,而銜恨使命,不得更歸。 朕痛於懷,加贈榮爵,死而有靈,應業泉扃。 宜可正三位。 」〖3〗又日僧空海有《傷渤海國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詩句,日人阪上今繼有《和渤海大使見寄之作》,可以參閱。 詩附於次。 )(〖4〗空海《傷渤海國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一面新交不忍聽,況乎鄉國〖一作「園」〗故園〖一作「國」〗情。 〖見金毓黻撰《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高野大師廣傳》下〗〖5〗阪上今繼《和渤海大使見寄之作》:賓亭寂寞對青溪,處處登旅念悽。 萬里雲邊辭國遠,三春煙裏望卿〖蔣禮鴻及陳九思同志並謂當是「鄉」之形誤。 〗迷。 長天去雁催歸思,函谷來鶯助客啼。 一面相逢如舊識,交情自與古人齊。 〖見金毓黻撰《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文華秀麗集》上〗)。

    王孝廉 唐宋诗
  • 五言晚汎靈溪之作

    溪水晚澄鮮,虛無含萬象。 窺臨時見底,勝異如在掌。 魚□□起伏,靈□猶影響。 心悮出人寰,神清資偃仰。 掉舟□□□,聊復愜新賞。 香風襲蕙蘭,秋日浮清朗。 如何得真趣,更此纓時網。 坐嘯人事閑,悠然思獨往。 (見光緒二十二年刊蔣師轍纂《光緒鹿邑縣志》卷十下)(按:此詩見於石刻《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右側,詩題下署:「□□採訪使下都檢校官滑州匡城主簿王位之」。 詩末有「自書」二字。 詩刻後有題名五行:朝散郎行臨渙縣尉李嵒□義□奉敕修功德□□□□陳忠盛開□□□□歲次庚辰臨渙主簿陳奉璋因題廟內額至此。 另詳後跋。 )。

    王位之 唐宋诗
  • 詠石僧

    雲作袈裟石作僧,巖前獨立幾經春。 有人若問西來意,默默無言總是真。

    湯思退 唐宋诗
  • 次韻馮圓中酴醾 其一

    東風滿架吹寒玉,慣逐園丁供菜束。 瀛洲一見眼偏明,縹渺霓裳舞仙曲。 紛紛桃李俱蒼苔,冰壺着此真幽獨。 更須釀取甕頭春,醉倒莫看蠻與觸。

    史浩 唐宋诗
  • 金山觀日出

    繫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觀。 日輪擘水出,始覺江面寬。 遥波蹙紅鱗,翠靄開金盤。 光彩射樓塔,丹碧浮雲端。 詩人窘筆力,但詠秋月寒。 何當羅浮望,湧海夜未闌。

    陸游 唐宋诗
  • 梅雨五絕 其三

    風聲不多雨聲多,洶洶曉衾聞浪波。 恰似秋眠隠靜寺,玉霄泉從牀下過。

    范成大 唐宋诗
  • 溪邊月上二首 其二

    片子黄金餠,看來只管高。 忽然落溪水,雜碎作銀濤。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