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爲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却憶淚沾巾。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白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爲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却憶淚沾巾。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美人抱瑤瑟,哀怨彈別鶴。 雌雄南北飛,一旦異棲託。 諒非金石性,安得宛如昨。 生爲竝蒂花,亦有先後落。 秋林對斜日,光景自相薄。 猶欲悟君心,朝朝佩蘭若。
一軸煙花滿口香,諸侯相見肯相忘。 未聞珪璧爲人棄,莫倦江山去路長。 盈耳暮蟬催別騎,數杯浮蟻咽離腸。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春愁南陌,故國音書隔。 細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畫簾金額。 盡日相望王孫,塵滿衣上淚痕。 誰向橋邊吹笛,駐馬西望銷魂。
洞口誰家,木蘭船繫木蘭花。 紅袖女郎相引去,遊南浦,笑倚春風相對語。
桂(八瓊室本作「幄」)中籌策知無暇,洞裏□花別有珍(八瓊室本作「春」。 )獨酌高吟問山水,到頭山景屬何(八瓊室本作「閑」)人。 (見《金石續編》卷十二,又見《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七十七。 )(桂林市文管會近年普查石刻,編爲《桂林石刻》三冊,第一冊收此詩較完整。 題中「以□」二字作「用別」,前二句異文均同《八瓊室金石補正》,「□花」作「觀花」,末句「何人」作「詩人」。 )(按石刻於詩題下原署曰「河間張濬」。 又此詩之後有嶺南節度使劉崇龜和詩一首,《全唐詩》卷七百十五收之。 石刻於劉詩之後有「韓寧元年三月廿七日將仕郎前守監察御史張巖書」一行。 《廣西通志·金石略》謂石刻在臨桂龍隱巖下。 )。
拙口默默,閒身寥寥。 去住妙提其印,死生誰與同條。 捋鬚黄檗,奪杖芭蕉。 十方三世兮,一句全超。
一江分兩界,二寺對雙蓬。
蕭瑟秋聲起桂枝,登臨誰賦送將歸。 伴人燈火情猶在,過眼烟雲事已非。 記取虀鹽同冷落,忍教襟袂遽分違。 明朝一笑江山隔,望斷日邊鴻雁飛。
辭祿始知貧有味,杜門不覺老相催。 寒鴉已占雁前到,黄菊猶須霜後開。 團扇塵埃高挂壁,短檠書史亂成堆。 羸軀自笑癡頑甚,撐拄新寒又一回。
此地天教著放翁,舍傍烟樹晚空濛。 一無可恨得歸老,寸有所長能忍窮。 東作已趨堯舊俗,南薰方詠舜遺風。 謝安勳業能多少,枉是匆匆起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