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歇見青山,落日照林園。 山多煙鳥亂,林清風景翻。 提攜唯子弟,蕭散在琴言。 同遊不同意,耿耿獨傷魂。 寂寞鐘已盡,如何還入門。
无
其他无
〔唐朝〕 韋應物
雨歇見青山,落日照林園。 山多煙鳥亂,林清風景翻。 提攜唯子弟,蕭散在琴言。 同遊不同意,耿耿獨傷魂。 寂寞鐘已盡,如何還入門。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新廟奕奕,金奏洋洋。 享于祖考,循彼典章。 清酤特滿,嘉玉騰光。 神醉既告,帝祉無疆。
流鶯拂繡羽,二月上林期。 待雪銷金禁,銜花向玉墀。
百里猶鄉土,千年亦比鄰。 願言培世德,未敢詠維新。 (均見清施念曾、張汝霖編《宛雅三編》卷二、嘉慶廿八年刊洪亮吉等纂《寧國府志》卷二十四。 )(按:梅遠爲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的曾祖。 《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三三《梅聖俞墓誌銘》云:「曾祖諱遠,祖諱邈,皆不仕。 」楊傑《無爲集》卷十三《故朝奉郎守殿中丞梅君〖正臣〗墓誌銘》云:「南唐末,曾祖遠爲宣城掾。 」正臣爲堯臣弟。 《宛雅三編》卷二引《梅氏詩譜》,謂遠字維明,光化間由吳興之宣城爲掾。 以宣之風土淳厚,遂築居於州學之西,著有《遷居草》。 今按:三書所記稍有出入。 考《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三十一《太子中舍梅君墓誌銘》,堯臣父梅讓卒於皇祐元年,年九十一,推其生年,爲顯德六年。 以此推測,梅遠約生於十世紀初,以仕南唐爲是。 《梅氏詩譜》有誤,今不取光化年仕宣說。 )。
舊疹感春陽,岑岑體正尪。 雙朧便貉睡,一息寄龜腸。 味減轑羹釜,心疑照弩觴。 藥苗行可采,更驗太清方。
鵠白烏本玄,松直棘自曲。 清凈比丘僧,卻須入地獄。
不須十日照胥敖,且要仙花麗隰臯。 集霰果然歸望望,同雲因得蔽高高。 輝山玉璞韜虹氣,亂眼烟霄隘羽毛。 欲叩小齋拚醉賞,最憐纖玉勸持醪。
南行踰萬山,復入武陽路。 黎明與雞興,理髮漠口鋪。 旴江在何所,極目烟水暮。 生平良自珍,羞爲浪子婦。 知君非秋胡,强顔且西去。
建溪官茶天下絕,香味欲全須小雪。 雪飛一片茶不憂,何況蔽空如舞鷗。 銀瓶銅碾春風裏,不枉年来行萬里。 從渠荔子腴玉膚,自古難兼熊掌魚。
白首逢人只累欷,今雖未是昨真非。 文章才盡欲焚稿,仕宦興闌當拂衣。 浪出自應爲後戒,放言那計墮危機。 遼天華表蒼茫裏,千載何人識令威。
歲前問訊翟園梅,不知作麽不肯開。 歲後遣人訪消息,春風一夜花都拆。 老夫聞此喜欲癲,小兒終夕不成眠。 南烹北果手自飣,漆櫑銀瓶色相映。 千騎朝來填㦸門,雙旌已復指梅園。 東風無端動地起,橫作清寒止游子。 老夫孤悶搔白頭,小兒勸翁翁勿愁。 人言好事莫作意,雨妬風憎鬼神忌。 欲游不必言,阻游不必計。 從今只揀天色佳,走就梅花求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