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城鼓動,稍稍林鵶去。 柳意不勝春,巖光已知曙。 寢齋有單祶,靈藥爲朝茹。 盥漱忻景清,焚香澄神慮。 公門自常事,道心寧易處。
无
其他无
〔唐朝〕 韋應物
鼕鼕城鼓動,稍稍林鵶去。 柳意不勝春,巖光已知曙。 寢齋有單祶,靈藥爲朝茹。 盥漱忻景清,焚香澄神慮。 公門自常事,道心寧易處。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黃河搖溶天上來,玉樓影近中天臺。 龍頭瀉酒客壽杯,主人淺笶紅玫瑰。 梓澤東來七十里,長溝複塹埋雲子。 可惜秋眸一臠光,漢陵走馬黃塵起。 南浦老魚腥古涎,真珠密字芙蓉篇。 湘中寄到夢不到,衰容自去拋涼天。 憶得蛟絲裁小卓,蛺蝶飛迴木綿薄。 綠繍笙囊不見人,一口紅霞夜深嚼。 幽蘭泣露新香死,畫圖淺縹松溪水。 楚絲微覺竹枝高,半曲新辭寫緜紙。 巴西夜市紅守宮,後房點臂斑斑紅。 堤南渴雁自飛久,蘆花一夜吹西風。 曉簾串斷蜻蜓翼,羅屏但有空青色。 玉灣不釣三千年,蓮房暗被蛟龍惜。 濕銀注鏡井口平,鸞釵映月寒錚錚。 不知桂樹在何處,仙人不下雙金莖。 百尺相風插重屋,側近嫣紅伴柔綠。 百勞不識對月郎,湘竹千條爲一束。
人間難免是深情,命斷紅兒向此生。 不似前時李丞相,枉拋才力爲鶯鶯。
水田十里學袈裟,秋殿千金儼釋迦。 遠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記石蓮花。 武林山價縣隋日,天竺經文隸漢家。 苔壁媧皇鍊來處,泐中脩竹掃雲霞。 (見《兩浙金石志》卷二。 )(〖1〗石刻詩前原題「大唐杭州刺史盧元輔」九字。 〖2〗阮元《兩浙金石志》:「右刻在下天竺神尼塔下磨崖,文九行,右行,正書,徑二寸。 此詩《全唐詩》未載。 按盧元輔於德宗時自河南縣令除杭州刺史,嘗於武林山作見山亭,見《咸淳臨安志》。 又《胥山碑銘》,元和十年盧元輔文,王遹書,見《輿地碑目》。 此疑元和時刻。 又《陜西通志》云:『盧元輔滑州人,曾爲華州刺史。』 《郎官石柱題名》有金部郎中盧元輔。 白樂天有《盧元輔除杭州刺史制》,中云:『嘗守商都,再領京縣。』 皆其歷官也。 石本『泐中脩竹掃雲霞』,『泐』字係原刻,『脩竹』二字係改鑿。 『大唐』二字亦添補。 《西湖志》作『洞中』,蓋據文理,未見石刻也。」 〖3〗《杭州府志》引《武林石刻記》:「唐盧元輔《遊天竺詩》,縱一尺八寸,橫二尺,正書,字徑二寸。」)。
風流李東山,磊落孔北海。 身逐煙雲飛,名與日月在。 彼哉世上兒,平生抱慚悔。 雖云官爵高,當以羊豕待。
十里紅旗擁使星,一杯綠蟻話長亭。 明朝車馬各南北,誰唱陽關且細聽。
怪底窮途遭白眼,依然別酒對青春。 百年甘旨爲貧計,千里羈棲有故人。 道在不妨輕去魯,功成他日會歸秦。 江淮若遇南飛翼,尺素無忘東海濱。
賈公名德重吾鄉,慈母難兄窆此崗。 手種松楸及因果,青山流水共高長。
山中高隠欲逃名,不謂名隨隠處成。 鑿石一泓詩數首,也曾攻破五言城。
推轂曾聞薦武安,威伸三晉走荆蠻。 廁中犬彘圖攘奪,猶道藏兵不出關。
虎踞城邊九日臺,前年黄花何盛哉。 去年今日瀨陽山,三徑荒蕪手自刪。 今年到此百愁有,物情改盡花依舊。 花不能言心自知,嚼蘂徘徊淚盈袖。 黄花時節年年好,我生浩蕩何時了。 櫛沐從教飽風雨,只恐飄零人易老。 客中霜風吹我衣,隴頭白雲呼我歸。 江湖僻處好歸隠,月上三更聞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