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詠徐正字畫青蠅

〔唐朝〕 韋應物

誤點能成物,迷真許一時。 筆端來已久,座上去何遲。 顧白曾無變,聽雞不復疑。 詎勞才子賞,爲入國人詩。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聞著明凶問哭寄飛卿

    昔歎讒銷骨,今傷淚滿膺。 空餘雙玉劍,無復一壺冰。 江勢翻銀礫,天文露玉繩。 何因攜庾信,同去哭徐陵。

    李商隱 唐宋诗
  • 安貧

    手風慵展一行書,眼暗休尋九局圖。 窗裏日光飛野馬,案頭筠管長蒲廬。 謀身拙爲安蛇足,報國危曾捋虎鬚。 舉世可能無默識,未知誰擬試齊竽。

    韓偓 唐宋诗
  • 漁父歌

    白芷汀寒立鷺鷥,蘋風輕翦浪花時。 煙羃羃,日遲遲,香引芙蓉惹釣絲。

    和凝 唐宋诗
  • 七言登北山寺西閣樓馮禪師茶酌贈崔少府一首

    開[士](土)相逢暮飲茶,高樓並坐望三巴。 碧嶂不知何劫石,清江流盡幾恒沙。 鑪煙處處香慈竹,溪雨朝朝潤覺花。 道勝自然長法喜,應令遷客小溈華。 (均見日本藏唐抄本《唐詩卷》)(按:《咸淳毘陵志》卷二十二收嘉祐《寄毘陵徹公》詩,《全唐詩》卷五七三收作賈島詩,孰作尚難確定,姑附識於此,以俟考詳。 )。

    李嘉祐 唐宋诗
  • 效胡嶠飲茶詩

    生涼好喚雞蘇佛,回味宜稱橄欖仙。 (同前。 )(按:《清異錄》一書,題陶穀撰,今人指出書中部分內容爲陶穀身後事,因疑非其所撰。 今檢全書,可斷定出自宋初人之手,頗疑陶穀本有此稿,後人整理時又夾雜入其他內容。 自游士藻以下九人事迹無考,其生活時代,大致可確定在五代至宋初之十數年間,故統附於此。 )。

    陶彝之 唐宋诗
  • 謁翁丈四十韵

    之子儒林傑,斯文國士稱。 詞章曹植擅,典故叔孫能。 秉哲中逾曠,撝謙外匪矜。 世家非冠玉,人物是壺冰。 海內休方駕,朝端且服膺。 五車俱可復,萬頃不勞澄。 活國嘉猷告,匡君重任勝。 側聞金作礪,意在木從繩。 昔旅西雝鷺,方觀南海鵬。 青冥翻蹭蹬,凌厲失飛騰。 制禮初煩訂,爲郎頃見徴。 禰生宜獨薦,文子要同升。 浪有羶供餌,虚傳被襆綾。 可嗟懷白璧,竟與污青蠅。 直作悠悠去,從他衮衮登。 時情尚馳突,吾道豈憑陵。 善舞須長袖,良醫必折肱。 寧爲棲枳鳯,不作下韝鷹。 鄭谷成真隠,蕭齋占上層。 華胥久無夢,款段適堪乘。 種柳追彭澤,栽桃學武陵。 池凉蛙閤閤,徑暖羽{甍瓦=羽}{甍瓦=羽}。 得句長鬚送,敲門稚子應。 掃庭延墨客,過寺折談僧。 賤子孤懷切,窮途百慮烝。 待沽希善賈,投分得良朋。 戎馬來何速,烽煙見未曾。 神傷瞻雉尾,愁絕望觚棱。 漠漠雖難問,蒼蒼尚可憑。 人心無右袒,天意有中興。 厭世思蟬蛻,傷時泣土崩。 漁樵甘混雜,貧病苦因仍。 更短猶爲簿,從聾也作丞。 依仁劇山仰,飽德正川增。 舊事將誰語,前非秖自懲。 緣危時過棧,扶老漸携藤。 篤義幾虚辱,温顔豈謬承。 醇醲須手漉,撥刺頼觀罾。 笑語朝曛隔,塵埃肺腑凝。 尚期文字飲,相對夜深燈。

    李處權 唐宋诗
  • 句 其一

    雲氣與山爲態度,月華借水作精神。

    王銍 唐宋诗
  • 三月四日遊大雲寺分韻得三字佛龕多題名韋獨抗段文昌李景讓鄭愚四人者可考王文穆呂正閔治平嘉祐間過此亦有筆迹因以詩記

    野寺依絕壁,化身滿諸龕。 後前莽難測,千億紛相參。 妙斲謝斤斧,高樓軼烟嵐。 旁行栗危棧,俯瞰驚深潭。 歲月浸荒老,苔蘚爭封函。 亦有好事者,增飭施朱藍。 經營定自圖,諜雅奚未暗。 款識或可辨,上下試與探。 遠徵固寂寞,近取才二三。 開元韋庶子,剖符劍之南。 咄嗟檀施開,至今爲美談。 墨卿少羈窶,節旄晚毿毿。 樂和盛家法,國垢猶包含。 鄭氏雖世儒,蠻禍竟莫戡。 舊相粵冀級,經從各停驂。 翰林寵則多,御史德豈慚。 數公方盛壯,厥聲實訏覃。 紛華竟安在,人壽無彭聃。 彼石尚云朽,吾生諒何堪。 華前一笑粲,現此優波曇。 稽首識歸處,徑欲投佩簪。 蠢蠢誰汝縛,竊食如春蠶。 祓除偶辰巳,風景清且酣。 相引著勝地,佛日况可貪。 敢誇一醉富,庶解憂心惔。 因歌以記之,放筆書僧菴。

    李薰 唐宋诗
  • 午興

    漸轉廊腰日,徐來峽口風。 飱漿便北客,淖粥稱衰翁。 槐晚纖纖緑,榴殘續續紅。 責輕仍飽食,三嘆愧無功。

    陸游 唐宋诗
  • 夜泊歸州州有宋玉宅、昭君臺

    舊國風煙古,新凉瘴癘清。 片雲將客夢,微月照江聲。 細和悲秋賦,遥憐出塞情。 荒山飲閥閲,兒女擅嘉名。

    范成大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