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哭護國上人

〔唐朝〕 張謂

昔喜三身淨,今悲萬劫長。 不應歸北斗,應是向西方。 舍利衆生得,袈裟弟子將。 鼠行殘藥椀,蟲網舊繩牀。 別起千花塔,空留一草堂。 支公何處在,神理竟茫茫。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長門怨

    舊愛柏梁臺,新寵昭陽殿。 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扇。 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 頹恩誠已矣,覆水難重薦。

    徐賢妃 唐宋诗
  • 題僧壁

    曉望疎林露滿巾,碧山秋寺屬閑人。 溪頭盡日看紅葉,却笑高僧衣有塵。

    趙嘏 唐宋诗
  • 送圓載上人歸日本國

    講殿談餘著賜衣,椰帆卻返舊禪扉。 貝多紙上經文動,如意缾中佛爪飛。 颶母影邊持戒宿,波神宮裏受齋歸。 家山到日將何入,白象新秋十二圍。

    皮日休 唐宋诗
  • 句 二

    碧浪金波三五初,秋風計會似空虛。 (同前書卷上《十五夜》)(〖1〗川口久雄校注云:「私注作『《月影滿秋池詩》發句,菅淳茂』。 《文粹》八作『《八月十五夜侍亭子院同賦月影滿秋池應太上法皇製》,菅淳茂』。 ……底本注作者『白』,似誤。 」)。

    白居易 唐宋诗
  • 鰲頭浪蹙掀天白,鯨目光燒半海紅。 (見宋吳坰《五總志》)(按:《全唐詩》卷八五一據《增修詩話總龜》卷八收「唐末蜀沙門」爾鳥逸句二,與此二句全同,惟前後互乙。 今考僧爾鳥未見唐人記載。 「鸞」字離作「、鳥」二字,與「爾鳥」二字字形極相近。 可知「僧爾鳥」必爲「僧鸞」之形訛,非另有其人。 )。

    僧鸞 唐宋诗
  • 勸人 二十四

    天色晴明綠嶂分,萬里虛空絕點雲。 可惜時人何不悟,肯者同游此法門。 (此首又見《石倉歷代詩選》卷一一一。 )。

    義存 唐宋诗
  • 再賦 其二

    興公賦天台,千字一何少。 峴山逢巧匠,籠絡六詩了。 餘情到娘子,心動雲縹緲。 彷彿山阿人,薜荔一身繞。 殷勤供泚筆,路轉得龍沼。 應龍喜公來,噓氣紛霧杳。 忽然張蓋起,知不受人擾。 詩成中有畫,幽情雜荒窈。 從公雖一快,顧有和詩撓。 是事姑置之,歸路迷日表。 安得永茲樂,彭鏗尚爲夭。 但愁歸城中,念山令人老。

    陳與義 唐宋诗
  • 懷浙中兄弟

    昔游楚澤窺衡湘,飄然欲返川無梁。 途窮問津西入蜀,十年一過如風狂。 欲知滯留視草木,來時尺許今人長。 石龜尚有懷海心,苟非達者寧無情。 倦游于此豈不厭,況乃州縣徒勞人。 官如敝屣端可捐,投劾徑去真欣然。 只憂口紋有從理,一簪不著死道邊。 近聞有客自吳至,試問龍化今何年。 屬車南游今尚爾,翠華停停照江水。 會稽久闕神禹朝,再喜吳兒識天子。 徑山苕溪兩奇絕,鳳舞龍飛臨觀闕。 宮中又起白玉城,丹樓如霞高嵽嵲。 潮聲浩浩江風急,越水吳山動秋碧。 霓旌玉弭有光輝,西湖蒲柳生顔色。 氣象不與巴山同,年來聞此益欲東。 但期生見翔鳳闕,豈敢望到明光宮。 舉頭試望長安日,遥想烏衣淚霑臆。 逢人寄書往問訊,流落猶爲帝城客。 山川雖異風景同,勿作楚囚相對泣。

    晁公遡 唐宋诗
  • 呈胡舍人二首 其二

    官閑無事只深禪,齋戒何曾廢客煙。 總是老夫貪佛日,未妨天眼識公年。 江湖滿意藏詩笥,鷗鳥無心傍客船。 參井黄昏雲霧裏,光明猶有一燈傳。

    釋寶曇 唐宋诗
  •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其一八

    無言桃李也成陰,葉底黄鸝自好音。 一縷爐煙清晝永,韋編卷罷短長吟。

    張栻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