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從駕東幸呈諸公

〔唐朝〕 徐鉉

吳公臺下舊京城,曾掩衡門過十春。 別後不知新景象,信來空問故交親。 宦游京口無高興,習隠鍾山限俗塵。 今日喜爲華表鶴,況陪鵷鷺免迷津。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六

    秋日登滑臺,臺高秋已暮。 獨行既未愜,懷土悵無趣。 晉宋何蕭條,羌胡散馳騖。 當時無戰略,此地即邊戍。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云固。 乘閑喜臨眺,感物傷遊寓。 惆悵落日前,飄颻遠帆處。 北風吹萬里,南雁不知數。 歸意方浩然,雲沙更廻互。

    高適 唐宋诗
  • 將赴湖南留別東陽舊僚兼示吏人

    智力苦不足,黎甿殊未安。 忽從新命去,復隔舊寮歡。 曉路整車馬,離亭會衣冠。 冰堅細流咽,燒盡亂峯寒。 耆老相餞送,兒童亦悲酸。 桐鄉寄生怨,欲話此情難。

    戴叔倫 唐宋诗
  • 春日偶題

    何處春先到,橋東水北亭。 [凍]花開未得,冷酒酌難醒。 就日移輕榻,遮風展小屏。 更無人勸飲,鶯語漸叮嚀。

    楊衡 唐宋诗
  • 首陽山

    首陽山枕黃河水,上有兩人曾餓死。 不同天下人爲非,兄弟相看自爲是。 遂令萬古識君心,爲臣貴義不貴身。 精靈長在白雲裏,應笑隨時飽死人。

    吳融 唐宋诗
  • 平望驛寄吳興徐使君玄之〖1〗

    故人爲作郡,百里到吳興。 藻思江湖滿,公平道路稱。 包山方峻直,霅水況澄清。 佇聽司空第,遙知下詔徵。 (《百城烟水》四《吴江》)(〖1〗《嘉泰吳興志》卷十四《郡守題名》云:「徐玄之,開元七年自諫議大夫授,改邠王府長史。 《統紀》云:開元十五年。 」郁賢皓《唐刺史考》從《統紀》之說。 張祜約生於貞元間,卒於大中中,於徐玄之不同時,詩顯非其作。 確作者不詳,姑仍存此。 )。

    張祜 唐宋诗
  • 勝因寺

    山行詰曲到禪林,臺殿丹青歲月深。 薄晚春寒生几席,逼人空翠撲衣襟。 客塵冉冉凌清思,俗狀紛紛費苦吟。 若得一丘容我老,便携藜杖事幽尋。

    陳天麟 唐宋诗
  • 送雙林益老

    老鶴精神不受羈,今朝何事又孤飛。 不依大士雙林住,却向東峯小隠歸。 野色草堂開泱漭,晨光日觀接熹微。 此時四脚棋盤上,坐斷人間第一機。

    姜特立 唐宋诗
  • 立春前一日雪中訪烏程宰李君俞尋有詩見貺依韻和答

    粉絮先春拂面翔,臨風躍馬到君堂。 縣民將喜土膏起,令尹未驚農事忙。 疾呼小吏具山酌,便欲盡醉爲詩狂。 我牽塵俗不得久,何意更煩投夜光。

    梅堯臣 唐宋诗
  • 龍灣看初日

    江聲夜寂絕,江霧曉空濛。 亂霞映淡日,隠隠空濛中。 羲馭巧呈瑞,不與他時同。 烱然玉奩靜,泛此瑛盤紅。 分明三足烏,依微絳綃蒙。 曾穹歛氛曀,幽壑舞魚龍。 昇從海僊府,光射河伯宮。 遥想麗帝闕,佳氣正鬰葱。 鸞鷺同虎拜,三呼并神嵩。 散人得壯觀,醉約持釣翁。

    陳造 唐宋诗
  • 秋夜同章三十九弟次邠宿延慶山中紀遊一首

    芭蕉月上照窗扉,屋裏老僧眠不知。 起來樹根飲一盞,舉頭忽是三更時。 藤蘿一處一處好,我亦持盃隨處坐。 山雞忽叫野鐘鳴,滿地西風愁殺我。

    林亦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