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寄蘄州高郎中

〔唐朝〕 徐鉉

賈傅棲遲楚澤東,蘭臯三度換秋風。 紛紛世事來無盡,黯黯離魂去不通。 直道未能勝社鼠,孤飛徒自嘆冥鴻。 知君多少思鄉恨,闇在山城一笛中。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同柳侍郎題侯釗侍郎新昌里

    清源君子居,左右盡圖書。 三逕春自足,一飄歡有餘。 庭莎成野席,闌藥是家蔬。 幽顯豈殊迹,昔賢徒病諸。

    盧綸 唐宋诗
  • 飛龍引

    長洲茂苑朝夕池,映日含風結細漪。 坐當伏檻紅蓮披,雕軒洞戶青蘋吹。 輕幌芳煙鬱金馥,綺簷花簟桃李枝。 苕苕翡翠但相逐,桂樹鴛鴦恆並宿。

    陳陶 唐宋诗
  • 贈楊公杜之舅

    分盡君憂一不遺,鳳書徵入萬民悲。 風雲終日如相逐,雨露前程即可知。 畫舸還盛江革石,秋山又看謝安棊。 談諧盡是經邦術,頭角由來出世姿。 天地事須歸橐籥,文章誰得到罘罳。 扣舷傍島清吟健,問俗看漁晚泊遲。 霞影滿江搖枕簟,鳥行和月下漣漪。 周秦漢魏書書在,麟鳳龜龍步步隨。 金殿恩波將浩浩,圭峯意緒謾孜孜。 郡中條令春常在,境外謌謠美更奇。 道者藥罏留要妙,林僧禪偈寄相思。 王楊盧駱真何者,房杜蕭張更是誰。 應念衢民千萬戶,家家皆置一生祠。

    貫休 唐宋诗
  • 效胡嶠飲茶詩

    生涼好喚雞蘇佛,回味宜稱橄欖仙。 (同前。 )(按:《清異錄》一書,題陶穀撰,今人指出書中部分內容爲陶穀身後事,因疑非其所撰。 今檢全書,可斷定出自宋初人之手,頗疑陶穀本有此稿,後人整理時又夾雜入其他內容。 自游士藻以下九人事迹無考,其生活時代,大致可確定在五代至宋初之十數年間,故統附於此。 )。

    陶彝之 唐宋诗
  • 出西郊遊古陌作(題擬)

    雖(《洞微志》作「誰」)言今古事難窮,大抵榮枯總是空。 算得生前隨夢蝶,爭如雲外指冥鴻。 暗添雪色眉根白,旋落花光臉上紅。 惆悵荒原懶回首,暮林蕭瑟起悲風。 (見宋佚名《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四引《名賢小說》。 )(〖1〗《名賢小說》謂處厚於「孟氏廣政丁卯歲下第」,遇一僧,謂處厚明春可及第,但以「百日爲程」。 次年「及放牓,處厚果第一。 」。 「處厚心惡百日之語,日出西郊遊古陌」,吟詩云云。 「及暮還家,暴卒。 」《增修詩話總龜》卷三十一引《洞微志》敘事甚略,不言其下第之年。 陸心源《宋詩紀事補遺》卷二收處厚詩,傳謂宋初進士,未允。 《文獻通考·選舉考》載宋初狀元,無處厚,可證。 惟廣政無丁卯年,疑原文所記有誤。 )。

    王處厚 唐宋诗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九

    靜而不紛,野而不文。 丘壑身心麋鹿共,江湖風月白鷗分。

    釋正覺 唐宋诗
  • 再次前韵六首 其三

    齊國饋時堪出走,東山攜處未生憎。 道人莫謂全無念,行樂須知此日曾。

    張嵲 唐宋诗
  • 世弼原上晚望和韵見寄因復之 其二

    鳩杖吟行笑撥雲,我疑賈島是前身。 名高鄭谷耕烟叟,樂過嚴灘釣月人。 俯聽鳴蛩争唧唧,潛窺宿鳥各親親。 田家有秫俱篘酒,乘興何妨遍訪鄰。

    歐陽澈 唐宋诗
  • 修史堂

    流水三間屋,明公半席分。 帝嘗招此老,天未喪斯文。 人去留青竹,山空鎖白雲。 升堂時想像,金石恍然聞。

    陳俊卿 唐宋诗
  • 題新庵壁間

    道人庭宇知何有,幾箇修篁一樹梅。 說似庵門莫深閉,斷無俗客此間來。

    趙蕃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