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賦得風光草際浮

〔唐朝〕 徐鉉

宿露依芳草,春郊古陌旁。 風輕不盡偃,日早未晞陽。 耿耿依平遠,離離入望長。 映空無定彩,飄逕有餘光。 颭若荷珠亂,紛如爝火颺。 詩人多感物,凝思繞池塘。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謁大慈恩寺

    日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 花蓋飛團影,幡虹曳曲陰。 綺霞遙籠帳,叢珠細網林。 寥廓煙雲表,超然物外心。

    高宗皇帝 唐宋诗
  • 耒陽溪夜行

    乘夕棹歸舟,緣源路轉幽。 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 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 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

    張九齡 唐宋诗
  • 詠牡丹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見《宋詩紀事》引《歷代吟譜》。 見明刻本《吟窗雜錄》卷三十三《歷代吟譜》。 )。

    王溥 唐宋诗
  • 宮詞二首 二

    雙雙紫燕語呢喃,怪引春宮夢不甘。 聞道君王多惜玉,肯教自碎碧鸞簪。 (詳附按。 此二首承張靖龍同志錄示。 )(按:張靖龍同志錄孫郃四詩見示,並附按語云:「以上詩見清王魏勝《安洲語錄》卷一。 清戚學標《三台詩錄》云:『郃有《早朝詩》,冠冕矞皇,王岑遺范。 頸聯〖應爲頷聯〗云:「青瑣傳香扶日出,紫雲護闕擁山來。 」其雲日字與春早互映尤佳。 』張壽鏞《張拾遺外紀》中云:『董竹史先生慶酉輯《四明詩幹》三卷,錄拾遺詩《古意二首》,《哭玄英方干先生詩》一首,末載《三台詩錄》語。 然則拾遺詩幸存於《唐文粹》而戚氏得錄之,獨恨其少耳。 』詳見張壽鏞輯《孫拾遺文纂》一卷《補遺外紀》一卷,《四明叢書》第二集第一冊。 」)。

    孫郃 唐宋诗
  • 重展西湖二首 其一

    綠鴨東陂已可憐,更因雲竇注西田。 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河極目天。 向夕舊灘都浸月,過寒新樹便留煙。 使君直欲稱漁叟,願賜閒州不計年。

    宋庠 唐宋诗
  • 機禪人出丐求頌

    塵剎分身看化機,青煙幾處午家炊。 面牆坐照叢林事,持鉢丐緣雲水饑。 出谷鳥傳春次第,漾舟人愛月相隨。 歸來定有飽參句,笑解枯禪篾肚皮。

    釋正覺 唐宋诗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三一

    年齒垂垂,鬚髮絲絲。 月寒無影樹,春在未萌枝。 得失折肱塞人馬,輸贏爛柯樵子棋。 示現威儀而不起滅盡之定,不由心念而自然圓明之知。

    釋正覺 唐宋诗
  • 初見杏花

    不待春風徧,煙林獨早開。 淺紅欺醉粉,肯信有江梅。

    梅堯臣 唐宋诗
  • 南堂雜興八首 其八

    北連大澤驚秋早,東限連林覺曉遲。 數筯藥苗留客話,一爐松火約僧棋。 人間掃迹雖堪笑,物外論心頗自奇。 有恨未償猶絕嘆,青城交舊待多時。

    陸游 唐宋诗
  • 寧都趙令君貽貺五言四首意索余和不可虛辱如其意酬之 其三

    介庵前後集,熟讀眼生花。 學問祖千古,文章雌百家。 今非公莫繼,况有子堪誇。 換骨蓬萊去,分吾九轉沙。

    曾丰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