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中酒地,楚老獨醒年。 芳桂君應折,沈灰我不然。 洛橋浮逆水,關樹接非煙。 唯有殘生夢,猶能到日邊。
无
其他无
〔唐朝〕 顧況
鄱陽中酒地,楚老獨醒年。 芳桂君應折,沈灰我不然。 洛橋浮逆水,關樹接非煙。 唯有殘生夢,猶能到日邊。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紫垣宿清夜,藹藹復沈沈。 圓月衡漢淨,好風松滌深。 軒窗韻虛籟,蘭雪懷幽音。 珠露銷暑氣,玉徽結遐心。 盛才本殊倫,雅誥方在今。 佇見舒彩翮,翻飛歸鳳林。
文昌新入有光輝,紫界宮牆白粉闈。 曉日雞人傳漏箭,春風侍女護朝衣。 雪飄歌句高難和,鶴拂煙霄老慣飛。 官職聲名俱入手,近來詩客似君稀。
碧山本岑寂,素琴何清幽。 彈爲風入松,崖谷颯已秋。 庭鶴舞白雪,泉魚躍洪流。 予欲娛世人,明月難暗投。 感歎未終曲,淚下不可收。 嗚呼鍾子期,零落歸荒丘。 死而若有知,魂兮從我游。
聞君泉壑幽,俯裂頻陽趾。 及我性情狎,遥輕武陵涘。 欿窞明月制,沮𣹤涼風起。 朋來想辟雝,日去疑濛汜。 列坐殊滿腹,揚清非洗耳。 髣髴參石斿,淡焉適真理。 (見《金石萃編》卷六十一。 )(〖1〗此詩列尹元凱詩刻之後,署作者之名曰「左司郎中溫翁念字敬祖」,書者亦爲尹元凱。 據《新唐書》卷七十二中《宰相世系表》載翁念爲彦博之孫,官大僕少卿。 此碑署銜左司郎中,蓋武后垂拱間仕歷也。 )。
學道迷路人,實是可憐許。 被賊妄牽纏,惡緣取次與。 有法遍娑婆,開眼看佛語。 洗舌讀經典,和經弄蛇鼠。 動念三界成,迷失當時路。
直望漢江三百里,一條如線下洋州。 (以上六題均見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一八三《興元府》)(〖1〗北宋文同《丹淵集》卷十五《崔覲詩》〖原注:大中時人〗:「崔覲者高士,梁州城固人。 讀書不求官,但與耕稼親。 夫婦既已老,左右無子孫。 一日召奴婢,盡以田宅均。 俾之各爲業,不用來相聞。 遂去隱南山,雜跡麋鹿羣。 約曰或過汝,所給爲我陳。 有時携其妻,來至諸人門。 乃與具酒食,嘯詠相歡欣。 山南鄭餘慶,辟之爲參軍。 見趣使就職,漫不知吏文。 已復許謝事,但謂長者云。 補闕王直方,本覲之比鄰。 文宗時上書,召見蒙咨詢。 薦覲有高行,用可追至淳。 詔授起居郎,裒斜走蒲輪。 辭疾不肯至,高風概秋旻。 我昨過其縣,裴回想芳塵。 訪問諸故老,寂無祠與墳。 斯人久不競,薄夫何由敦? 此縣漢唐時,諸公揚清芬。 刻詩子堅廟,來者期不泯。 」按:文同於北宋熙寧六年知漢中府,此詩爲其時作。 詩中保存了一些崔覲事跡的傳聞,故附存之。 )。
仙源佛窟有天台,今古嘉名遍九垓。 石磴嵌空神匠出,瀑泉雄壯雨聲來。 景强偏感高僧住,地勝能令遠思開。 一等翹誠依此處,自然靈貺作梯媒。
魏闕回頭遠,夔門去路長。 萬年天子壽,一瓣福田香。
喬木如山廢苑西,古溝疎水靜鳴池。 吏兵窸窣番更後,樓閣崔嵬欲暝時。 有露冷螢猶照草,無風驚雀自遷枝。 歸來更了程書債,目眚昏花燭穗垂。
食中有味知斯悅,知是能加咀嚼功。 行處心安思處得,餘甘常溢齒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