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碧漣漪,老松欹側臥。 悠揚綠蘿影,下拂波紋破。
无
其他无
〔唐朝〕 顧況
湛湛碧漣漪,老松欹側臥。 悠揚綠蘿影,下拂波紋破。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長安大道沙爲堤,早風無塵雨無泥。 宮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導騎丞相來。 路傍高樓息歌吹,千車不行行者避。 街官閭吏相傳呼,當前十里惟空衢。 白麻詔下移相印,新堤未成舊堤盡。
碧溪流水泛桃花,樹繞天台逈不賒。 洞裏無塵通客境,人間有路入仙家。 雞鳴犬吠三山近,草靜雲和一徑斜。 此地不知何處去,暫留瓊珮臥煙霞。
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蕭蕭不可聞。 如練如霜在何處,吳山越水萬重雲。
聖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 黃屋非堯意,瑤臺安可論。 吾聞西方化,清淨道彌敦。 奈何窮金玉,雕刻以爲尊。 雲構山林盡,瑤圖珠翠煩。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適增累,矜智道逾昏。
何處同仙侶,青衣獨在家。 暖爐留煮藥,鄰院爲煎茶。 畫壁燈光暗,幡竿日影斜。 殷勤重回首,牆外數枝花。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鑪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蘂齅,別殿遙聞簫鼓奏。
羣烏幸胙餘。 (見宋陸游《入蜀記》卷六。 )(〖1〗《入蜀記》卷六頁十一〖《知不足齋叢書》本〗:「祠舊有烏數百,送迎客舟。 自唐夔州刺史李貽孫詩已云羣烏幸胙餘矣。 」〖2〗李貽孫,原作李貽。 李貽孫曾官夔州刺史,《全唐文》卷五四四收其會昌五年撰《夔州都督府記》,《金石錄》卷九著錄會昌五年九月「唐李貽孫《神女廟詩》」。 陸游在述巫山神女祠中景物時引及此句,應即《神女廟詩》之殘句。 )(兩《唐書》無李貽孫傳,今參張忱石所考,補傳如次:李貽孫,字里不詳。 大和初任福建團練副使,會昌五年爲夔州刺史,大中三年任左諫議大夫充宏文館學士,大中五年任福建觀察使。 又曾任金部、司勳員外郎。 約卒于大中六年後。 原列「無考」作者,今移此。 )。
堂中宴坐山含月,塵裏分身珠走盤。 但得此心無住著,世間那有路行難。
只存我與二三公,可歎人生瞬息中。 縱使老來身未死,知能幾度見春風。
人生祇要常無事,忿欲紛紛喜見侵。 贈子秘傳安樂法,秋毫莫遣動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