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戶扃魚鎖,蘭窗掩鏡臺。 落花疑悵望,歸燕自裴回。 詠絮知難敵,傷春不易裁。 恨從芳草起,愁爲晚風來。 衣惹湘雲薄,眉分楚岫開。 香濃眠舊枕,夢好醉春杯。 小障明金鳳,幽屏點翠苔。 寶箏橫塞雁,怨笛落江梅。 卓氏仍多酒,相如正富才。 莫教琴上意,翻作鶴聲哀。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佖
碧戶扃魚鎖,蘭窗掩鏡臺。 落花疑悵望,歸燕自裴回。 詠絮知難敵,傷春不易裁。 恨從芳草起,愁爲晚風來。 衣惹湘雲薄,眉分楚岫開。 香濃眠舊枕,夢好醉春杯。 小障明金鳳,幽屏點翠苔。 寶箏橫塞雁,怨笛落江梅。 卓氏仍多酒,相如正富才。 莫教琴上意,翻作鶴聲哀。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安穩高詹事,兵戈久索居。 時來如宦達,歲晚莫情疎。 天上多鴻雁,池中足鯉魚。 相看過半百,不寄一行書。
雲氣接崑崙,涔涔塞雨繁。 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 煙火軍中幕,牛羊嶺上村。 所居秋草淨,正閉小蓬門。
曾嗟放逐同巴峽,且喜歸還會洛陽。 時命到來須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 銀銜叱撥欺風雪,金屑琵琶費酒漿。 更待城東桃李發,共君沈醉兩三場。
我本野外夫,不能恒禮則。 爲性重任真,喫著隨所得。 既與萬物齊,方(項校「於」)□(張錫厚撥補「中」字)守靜默。 一身逢太平,五內無六賊。 (見斯四二七七卷,轉錄自《中華文史論叢》一九八四年第二輯刊張錫厚《斯四二七七殘卷考釋》。 )(按:斯四二七七卷,原無作者名。 張錫厚初擬題爲梵志體詩。 後經與蘇藏列一四五六卷重新綴合,確定此卷亦應爲王梵志詩,今從其說收入。 )。
白髮四老人,昂藏南山側。 偃臥松雪間,冥翳不可識。 雲窗拂青靄,石壁橫翠色。 龍虎方戰爭,於焉自休息。 秦人失金鏡,漢祖昇紫極。 陰虹濁太陽,前星遂淪匿。 一行佐明聖,倏起生羽翼。 功成身不居,舒卷在胸臆。 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難測。 飛聲塞天衢,萬古仰遺則。
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爲喜。 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慙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中興曾作故人看,抗節唯憐七里灘。 枯枿卧沙疑野艇,叢篁生岸憶長竿。 天邊舊迹星辰動,江上餘基水石寒。 應笑渭濱周呂望,白頭因獵從和鑾。
醉撥春雲一罋香,潛欣積雨破秋陽。 燈龕宜入詩書府,錢杖慵吟水石鄉。 忘慮不斑潘岳鬢,養恬難斷廣平腸。 賞音誰謂無蕭穎,時綴雄文弔戰場。
真見實不見,當臺鏡中面。 元是本來人,不著求方便。
客至得濁酒,共飲消百憂。 凉飆颯短景,感此歲已秋。 忽驚草木隕,尚喜禾黍收。 九鼎豈不慕,二頃亦良謀。 往聖實有言,未覺富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