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車院了未迴車,三載疲民詠袴襦。 借寇已承英主詔,乞骸須上老臣書。 黄金蜀柳籠朱戶,碧玉湘筠映綺疏。 因問滿筵詩酒客,錦江何處有鱸魚。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兼
迴車院了未迴車,三載疲民詠袴襦。 借寇已承英主詔,乞骸須上老臣書。 黄金蜀柳籠朱戶,碧玉湘筠映綺疏。 因問滿筵詩酒客,錦江何處有鱸魚。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退朝還公府,騎吹息繁陰。 吏散秋庭寂,烏啼煙樹深。 威生奉白簡,道勝外華簪。 風物清遠目,功名懷寸陰。 雲衢念前侶,綵翰寫沖襟。 涼菊照幽徑,敗荷攢碧潯。 感時江海思,報國松筠心。 空愧壽陵步,芳塵何處尋。
昔多相與笑,今誰相與哀。 峽哀哭幽魂,噭噭風吹來。 墮魄抱空月,出沒難自裁。 齏粉一閃間,春濤百丈雷。 峽水聲不平,碧沲牽清洄。 沙稜箭箭急,波齒齗齗開。 呀彼無底吮,待此不測災。 谷號相噴激,石怒爭旋迴。 古醉有復鄉,今縲多爲能。 字孤徒髣髴,銜雪猶驚猜。 薄俗少直腸,交結須橫財。 黃金買相弔,幽泣無餘漼。 我有古心意,爲君空摧頹。
思量江令意,愛石甚悠悠。 貪向深宮去,死同亡國休。 兩株荒草裏,千古暮江頭。 若似黃金貴,隋軍也不留。
從公無小大,在伴樂人賢。 楚國逢荒歲,隨人若有年。 空波交水埒,重岫夾畬田。 桑柘溫風軟,雲霞返照鮮。 因高寺剎迥,臨遠郡樓偏。 花柳清明節,親賓上巳筵。 故鄉徒有路,春雁獨歸邊。 幸望山陰客,爲文內史前。 (《劉長卿集》五)。
●水竭,武井溢,此中當有聖人出。 (見蔣斧《沙州文錄補》錄倫敦博物館藏敦煌出《大雲經疏》)(〖1〗《大雲經疏》:「又幷州太皇陵側,舊有一井,俗稱武井。 先來有水,後遂乾枯。 隨末以來,微似有水,自國家之後,水便滿井,至於今日,其水大流闊數丈,流水汾水。 故隨日童謠云〖略〗。 即明水流之義,本應神皇,非關人姓劉也。 至劉武周聞人說決之即流,不決即李,武周無識,不解此語,謂是劉姓,遂起逆心。 家破身亡,一何謬誤,豈知黑河武水水之流義也。 」按:《大雲經疏》爲載初元年沙門十人爲武氏纂政而作之僞經。 此首童謠,亦爲武氏而作,雖稱隨日,似未可信從。 今收入。 )。
牽舟四日程,屈曲縈山轉。 行行問居人,始知猶近縣。
容與下層岑,飛流界百尋。 記方誰辨玉,雜溜自成琴。 細浪浮烟闊,迴波逗月深。 我來聊挹注,嚼藥有初心。
昔游楚澤窺衡湘,飄然欲返川無梁。 途窮問津西入蜀,十年一過如風狂。 欲知滯留視草木,來時尺許今人長。 石龜尚有懷海心,苟非達者寧無情。 倦游于此豈不厭,況乃州縣徒勞人。 官如敝屣端可捐,投劾徑去真欣然。 只憂口紋有從理,一簪不著死道邊。 近聞有客自吳至,試問龍化今何年。 屬車南游今尚爾,翠華停停照江水。 會稽久闕神禹朝,再喜吳兒識天子。 徑山苕溪兩奇絕,鳳舞龍飛臨觀闕。 宮中又起白玉城,丹樓如霞高嵽嵲。 潮聲浩浩江風急,越水吳山動秋碧。 霓旌玉弭有光輝,西湖蒲柳生顔色。 氣象不與巴山同,年來聞此益欲東。 但期生見翔鳳闕,豈敢望到明光宮。 舉頭試望長安日,遥想烏衣淚霑臆。 逢人寄書往問訊,流落猶爲帝城客。 山川雖異風景同,勿作楚囚相對泣。
揖仙亭上觀秋漲,坐我吳江雲水鄉。
神虎護泉寒翠壁,靈虬吐沫暖冰壺。 玉環不碎征塵裏,更引三郎到古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