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梅先拆嶺頭枝,萬卉千花凍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風雪苦相欺。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九齡
霜梅先拆嶺頭枝,萬卉千花凍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風雪苦相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暖谷春光至,宸遊近甸榮。 雲隨天仗轉,風入御簾輕。 翠蓋浮佳氣,朱樓倚太清。 朝臣冠劍退,宮女管絃迎。 細草承雕輦,繁花入幔城。 文房開聖藻,武衛宿天營。 玉醴隨觴至,銅壺逐漏行。 五星含土德,萬姓徹中聲。 親祀先崇典,躬推示勸耕。 國風新正樂,農器近消兵。 道德關河固,刑章日月明。 野人同鳥獸,率舞感昇平。
漢武青齋讀鼎書,太官扶上畫雲車。 壇上月明宮殿閉,仰看星斗禮空虛。
寥寥空山岑,冷冷風松林。 流月垂鱗光,懸泉揚高音。 希夷周先生,燒香調琴心。 神力盈三千,誰能還黃金。
還舟望炎海,楚葉下秋水。 (均見《文鏡秘府論》地卷《十七勢》引王昌齡《詩格》。 市河世寧《全唐詩逸》卷上收四句,缺題,今重錄。 )。
誰能目眴眉揚,每笑手亂脚忙。 守魯祖之簡默,得南泉之平常。 明心秋月,活物春陽。 鑄機器也模範大小,據叢林也規矩圓方。
劉子我所敬,未嘗言囁嚅。 李子我所畏,氣豪才有餘。 自昔得二子,重之比璠璵。 喜今至是邦,乃與二子俱。 劉子忽告行,具舟下東吳。 念欲相挽留,佐我治文書。 天台望其來,交章滿公車。 李子復繼往,刺史親題輿。 似云日延佇,正此州家須。 二子古益友,終歲可與居。 一朝捨我去,別淚濕襟裾。
塞耳可治聾,下咽多去病。 九曝不辭勞,蚤衰諳藥性。
聖主憂民罷露臺,春風别苑晝常開。 盡除曼衍魚龍戲,不禁芻蕘雉兔来。 水鳥避人横翠靄,宫花經雨委蒼苔。 殘年自喜身強健,又作清都夢一回。
僕夫已倦路猶賒,脚底殊勞眼底佳。 綠錦堆中半團雪,千楓擁出一桐花。
太學先生欺綠橘,吳興才士與黄柑。 黄柑似日勝崖蜜,带葉初擎翠竹籃。 還料楚王曾未識,徒將萍實詫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