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莎衣

〔宋朝〕 楊朴

軟綠柔藍著勝衣,倚船吟釣正相宜。 蒹葭影裏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脫酒家春醉後,亂堆漁舍晚晴時。 直饒紫綬金章貴,未肯輕輕博換伊。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謁漢高廟

    纂堯靈命啓,滅楚餘閏終。 飛名膺帝籙,沈迹韞神功。 瑞氣朝浮碭,祥符夜告豐。 抑揚駕人傑,叱咤掩時雄。 締構三靈改,經綸五緯同。 干戈革宇內,聲教盡寰中。 運謝年逾遠,魂歸道未窮。 樹碑留故邑,抗殿表祠宮。 沐蘭祈泗上,謁帝動深衷。 英威肅如在,文物杳成空。 竹皮聚寒徑,枌社落霜叢。 蕭索陰雲晚,長川起大風。

    李百藥 唐宋诗
  • 瀑布寺貞上人院

    林疎多暮蟬,師去宿山煙。 古壁燈熏畫,秋琴雨潤弦。 竹間窺遠鶴,巖上取寒泉。 西嶽沙房在,歸期更幾年。

    鄭巢 唐宋诗
  • 尋陽道中作

    秋聲連岳樹,草色徧汀洲。 多事時爲客,無人處上樓。 雲疎片雨歇,野闊九江流。 欲向南朝去,詩僧有惠休。

    齊己 唐宋诗
  • 五言過樓巖寺

    旋騼登雪嶺,飛斾駐香城。 路盤高下騎,峰廻出沒旌。 雲衣縫澗戶,霞綺織山楹。 颺剎移虹影,攜風引梵聲。 岫馥鑪煙合,巖懸疊溜縈。 空結籠檐網,虛谷響臺鈴。 簇野千叢暗,長河一帶明。 散望禪林外,方弘拯溺情。 (見清胡聘之纂《山右石刻叢編》卷五。 參北京圖書館藏石刻拓本。 )(按:詩末原署「咸亨三年十一月八日」。 爲武后時所刻。 胡聘之謂刻石在蒲州府東南十五里,「河東縣文林郎韓懷信書」。 )。

    高宗皇帝李治 唐宋诗
  • 同于秘丞賦瀑泉詩

    大禹不知鑿,來源亦自成。 包應憐衆白,聲合讓孤清。 遠勢曾吞海,飛流欲噴鯨。 靈槎如可泛,天際問歸程。 (二首均錄自光緒三十四年刊張美翊纂《奉化縣志》卷四。 前首又見《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一一○。 )(按:二詩原署「周僧智覺」。 同書卷三三《方外傳》云:「周知覺,名延壽,錢塘王氏子。 周廣順二年住雪竇,吳越錢氏崇信之。 著宗鏡錄一百卷。 」原注:「康乾志」。 )。

    延壽 唐宋诗
  • 除夜

    寒燈耿耿漏遲遲,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併隨殘曆日,春風寧識舊容儀。 預慚歲酒難先飲,更對鄉儺羨小兒。 吟罷明朝贈知己,便須題作去年詩。

    徐鉉 唐宋诗
  • 太康道中二首 其一

    得春榆柳遍平郊,猶見藏鴉影未交。 動地風來一披拂,青黄淺淺抹林稍。

    朱松 唐宋诗
  • 楞嚴六根 無耳能聞

    跋難陀龍能聽聞,浄名結舌若爲論。 行到水窮山盡處,虛空依舊塞乾坤。

    釋慧遠 唐宋诗
  • 旅食有作

    旅食頻年倦,田居樂事遥。 春餘桑柘靜,波泛鷺鷗驕。 折竹深防笋,撐船滿載苗。 新詩隨見寫,舊髮不勝凋。

    趙蕃 唐宋诗
  • 三洲巖

    峒裏光陰經幾春,峒前蒼木垂千尋。 不知空谷當年事,誰識龐眉處士心。 殘月照人吞遠徼,晚風吹夢入幽岑。 我來須訪神仙宅,好聽雲端環佩音。

    唐弼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