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逍遥詠 其二

〔宋朝〕 宋太宗

逍遥理路達三清,非是尋常取次名。 此語不宗凡見識,籠羅大象顯昭明。 傍通照料周遮遠,異境凡從智慧生。 言丈室中誰口默,真心傳受一般平。 大道逢來是宿緣,終期定可訪真仙。 山中修鍊非州郡,城裏無荒隠市鄽。 祕術豈教容易得,幽深還許遞相傳。 超凡入聖渾閑事,問取人間十洞天。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友人南歸

    南國菖蒲老,知君憶釣船。 離京近殘暑,歸路有新蟬。 峴首白雲起,洞庭秋月懸。 若教吟興足,西笑是何年。

    王貞白 唐宋诗
  • 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

    南省推丹地,東曹拜瑣闈。 惠移雙管筆,恩降五時衣。 出入宜真選,遭逢每濫飛。 器慙公理拙,才謝子雲微。 案牘遺常禮,朋僚隔等威。 上台行揖讓,中禁動光輝。 旭日千門起,初春八舍歸。 贈蘭聞宿昔,談樹隱芳菲。 何幸鹽梅處,唯憂對問機。 省躬知任重,寧止冒榮非。

    沈佺期 唐宋诗
  • 送賀秘監歸會稽詩

    北闕皇恩重,東門紫氣飛。 爲看賓客去,何似買臣歸。 迎綬旋江國,題輿入侍闈。 千年舊跡在,七日故人非。 別涕霑霓服,離筵著錦衣。 無因伴仙羽,空此羨光輝。 (同前)(按:《全唐詩》卷八六一收仙人張辭詩四首,《桂苑叢談》、《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四句均作張綽,惟《太平慶記》卷七五引作張辭,疑應作「張綽」爲是。 仙人張綽傳爲咸通初人,與本詩作者時代不合,爲另一人。 )。

    張綽 唐宋诗
  • 頌古一百則 其四八

    曼殊問疾老毗耶,不二門開看作家。 珉表粹中誰賞鑒,忘前失後莫咨嗟。 區區抱璞兮楚庭臏士,璨璨報珠兮隋城斷蛇。 休點破,絕疵瑕,俗氣渾無却較些。

    釋正覺 唐宋诗
  • 真歇老人退居東庵予過雪峰特訪之爲留再宿仍賦兩詩 其二

    山月轉松影,澗泉鳴夜窗。 清談虎溪遠,癡坐鹿門龐。 敵國終亡滅,邊城合受降。 晨鐘發秋思,同夢繞三江。

    張元幹 唐宋诗
  • 聽詹溫之彈琴歌

    鳴琴藝精非小道,可惜溫之今已老。 玲琅一鼓萬象春,鐵面霜髯不枯槁。 自言寡知音,求我爲作歌。 號宮韵角可聽不可狀,錦腸繡舌空吟哦。 吾意其一氣之濁清,兩曜之晦明。 山河之結融,雷霆風雨之震驚。 包羅具七弦,開闔造化由人心。 又疑夫堯禹之躬行,丘軻之立言。 瞿聃之同歸,百家諸子之紛然。 更歷千萬古,此意不滅絲桐間。 滌除浮慮清,蕩摩愁襟開。 琴之氣象廣莫有如此,欲媚俗耳知難哉。 寒缸燒涸夜向闌,罷琴歸矣我欲眠。 夢跨冰輪出瑶海,一笑碌碌瀛洲仙。

    劉子翬 唐宋诗
  • 客談荆渚武昌慨然有作

    去歲出蜀初東遊,峨舸大艑下荆州。 便風轉頭五百里,吟嘯已在黄鶴樓。 戲拈鐵笛吹出塞,水湧月落魚龍愁。 明朝喧傳古仙過,碧玉带來黄絁裘。 豈知一官自桎梏,簿書期會無時休。 豐城寶劍已化久,我自吐氣沖斗牛。 洞庭四萬八千頃,蟹舍正對蘆花洲。 速脫衣冠掛神武,散髮爛醉垂虹秋。

    詹慥 唐宋诗
  • 扇子詩 其一○

    海濶千江輳,風翻大浪隨。 六鼇元未足,不是下鈎遲。

    李石 唐宋诗
  • 送許尉子雲二首 其二

    濟人曾現斬蛟手,慢學吳門作陸仙。 雪月精神資句法,經綸器識得天全。 評君合在羲皇上,許我難堪叔度賢。 出處相懸同臭味,寄懷猶望捧來篇。

    李呂 唐宋诗
  • 和資政侍郎湖亭雜詠絕句十首 小橋

    伐桂向芳洲,跨波灣勢小。 時愛游人渡,游人在林杪。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