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緣識 其一○

〔宋朝〕 宋太宗

浮生人怕死,螻蟻命何輕。 福業隨緣寂,慈悲響善名。 在家行孝愛,食祿盡忠貞。 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新昌閑居招楊郎中兄弟

    紗巾角枕病眠翁,忙少閑多誰與同。 但有雙松當砌下,更無一事到心中。 金章紫綬堪如夢,皂蓋朱輪別似空。 暑月貧家何所有,客來唯贈北窗風。

    白居易 唐宋诗
  • 酬王侍御

    慙非青玉製,故以贈仙郎。 希翼留書閤,提攜在筆牀。 詎能輝繡服,安得似芸香。 所報何珍重,清明勝夜光。

    鮑溶 唐宋诗
  • 相思怨

    望月思氛氳,朱衾嬾更熏。 春生翡翠帳,花點石榴裠。 燕語時驚妾,鶯啼轉憶君。 交河一萬里,仍隔數重雲。

    李元紘 唐宋诗
  • 中秋詠月(詠詩後,乘興遂子夜鳴鐘,烈祖聞之,不罪也。召問其所求,唯願鵝生四脚,鼈著兩裙。)

    迢迢東海出,漸漸入雲衢。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江南餘載》下)(〖1〗《歲時廣記》三十一《中秋》上《得佳聯》引《漫叟詩話》:「南唐金輪寺有僧曰明光者,先一年中秋翫月,得詩一聯云:『團團離海角,漸漸出雲衢。 』竟思下聯不就。 次年中秋,再得一聯云:『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遂不勝其喜,徑登寺樓鳴鐘。 時有善聽聲聞之:『此鐘發聲通暢,若非詩人得句,即是禪僧悟道。 』驗之果然。 好事者有詩云:『爲思銀漢中秋月,誤擊金輪半夜鐘。 』」〖2〗《全唐詩》八五一、《全五代詩》三九均作南唐失名僧《月詩》,前二句作「徐徐東海出,漸漸上天衢」。 《全五代詩》引《江南野錄》:「李昪受禪之初,忽半夜寺僧撞鐘,一城皆驚,召將斬之,云夜來偶得月詩,乃云云。 李昪喜而釋之。 」〖3〗原以明光另列一則。 今檢《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六引《漫叟詩話》作「南唐僧謙明」詩,知明光之名爲南宋時之別傳,而非另有其人,故以明光一則移附於此。 另《釣磯立談》謂作詩者爲「頭陀范忠嵩」。 《江鄰幾雜識》作「南唐一詩僧」,當即爲《全唐詩》所本。 )。

    謙明 唐宋诗
  • 十二時行孝文 三

    食時辰,居家治務最須懃。 無事等閑莫外宿,歸來勞費父嫌憎。

    白居易 唐宋诗
  • 山居詩 其二一

    忙處須閒淡處濃,世情疏後道情通。 了然得旨青冥外,兀爾虛心罔象中。 泉細石根飛不盡,雲濛山脚出無窮。 樵夫釣客雖閒散,未必真棲與我同。

    釋延壽 唐宋诗
  • 新嶺庵 其四

    厭從薄宦思蓮幕,思見故人映玉山。 須信人生貴適志,相逢樽酒且開顔。

    鄧柞 唐宋诗
  • 任德廣通判拉游長松以詩見貽次其韻 其二

    鷺行鴛列幾時還,虎豹何曾限九關。 雜沓羣公半天上,婆娑老子但塵間。 平戎正倚二三策,招隠休論大小山。 浯水斷崖磨欲盡,憑君染筆續彪斑。

    李流謙 唐宋诗
  • 黄龍侍者本高覓詩

    高禪本儒冠,誰令著伽黎。 勞渠千里來,贈我一卷詩。 句法有源流,人物乃清苦。 不用追九僧,政須越諸祖。 君家寒巖師,今代僧中龍。 持此送君行,更去問乃翁。

    張孝祥 唐宋诗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三五

    薦福住院,事事成現。 露柱燈籠,三門佛殿。 若上若下,和光同塵。 有時又却,神頭鬼面。

    釋崇嶽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