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治甬上居,閑逸安暮齒。
无
其他无
〔宋朝〕 孫沔
新治甬上居,閑逸安暮齒。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禮標薦鬯,肅事祠庭。 敬申如在,敢託非馨。
青樓含日光,綠池起風色。 贈子同心花,殷勤此何極。
清詞舉世皆藏篋,美酒當山爲滿罇。 三畝嫩蔬臨綺陌,四行高樹擁朱門。 家貧境勝心無累,名重官閑口不論。 惟有道情常自足,啓期天地易知恩。
獨在西峰頂,年年閉石房。 定中無弟子,人到爲焚香。
曲渚颺輕舟,前谿釣晚流。 鴈翻蒲葉起,魚撥荇花遊。 金子懸湘柚,珠房折海榴。 幽尋惜未已,清月半西樓。
百里煙塵散杳冥,新平一隰草青青。 八公山石君知否,休更中原作彗星。
吾自無心無事間,此心祇有水雲關。 攜釣竹,混塵寰,喧靜都來離又閑。
商音姓,軍陣見[雲從](從營)(從辛本、京本改。 )白與黑時(京本作「兮」)吾大吉,青雲亦(京本作「主」)勝赤雲凶,黃者兩平蹤。 (辛本注:「主取天子姓,不主出帥姓。 」京本注:「天子出,取天子姓,不出則以主將。 」)。
不要鬧,不要鬧,聽取龜兒口號。 六隻眼兒睡一覺,抵別人三覺。 (見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卷二。 )(按:《遊宦紀聞》謂此詩爲東坡謁呂微仲時述,張端義《貴耳集》卷上徑作東坡代龜作,恐非。 《東臯雜錄》卷一僅作「六隻眼兒分明,睡一覺抵別人三覺。 」)。
於昭武王,承天剪商。 誰其下武?聖母神皇。 穆斯九族,綏彼四方。 遵以禮儀,調以陰陽,三農五穀,萬[庾](庚)千箱。 載興文教,載構明堂。 八窻四闥,上圓下方。 多士濟濟,流水洋洋。 明堂文興,百工時揆。 庶人子來,●鼓不勝。 肅肅在上,無幽不察,無遠不相。 千齡所鐘,萬國攸向。 俗被仁禮,家懷孝讓。 帝德廣運,聖壽遐延。 明明在下,於昭於天。 本枝百代,福祚萬年。 惟彼洛邑,聖母營之;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聖母生之;浩浩海瀆,神皇平之。 福兮祐兮,在聖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 聖母皇皇,撫臨四方。 東西南北,無思不服。 禿髮狂瞽,侵我西土。 皇赫斯怒,爰整其旅。 荒徼之外,各安其所。 穆穆聖君,受天之祐。 聖皇爲誰?神皇聖母。 於萬斯(伯二六九五卷作「斯萬」)年,受天之祐。 永淳之季,皇昇玉京。 如喪其考,人不聊生。 裴、徐作釁,淮海波驚。 皇皇聖母,定[縱](從)服橫。 綏以大德,威以[佳](往)兵。 神謀獨運,天鑒孔明。 危邦載靜,亂俗還平。 河圖洛書,龜背龍脅。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既營大室,爰構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 句含五色,吐納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 百神薦趾,膺乾之統,得坤之經。 子來之作,不日而成。 不得有得,[□□]非名。 如天之壽,於萬斯齡。 黄山海水,蒲海沙場。 地隣蕃服,家接渾鄉。 昔年寇盜,禾麥調傷。 四人[擾擾](優優),百姓遑遑。 聖人哀念,賜以惟良。 既撫既育,或引或將。 昔靡單袴,今日重裳。 春蘭秋菊,無絕斯芳。 (見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影印敦煌寫卷《沙州[都督府]圖經》,即伯二○○五卷。 校以伯二六九五卷,此卷末署「《沙州都督府圖經》卷第三」。 )(按:原詩題作《歌謠》,在《圖經》中自成一目。 末云:「右唐載初元年四月,風俗使于百姓問採得前件歌謠,具狀上讫。 」今據以擬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