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歲晏出沐感事內訟一首

〔宋朝〕 宋庠

山海有完士,希世無良籌。 偶穿東郭履,遂別野人舟。 不恥篆刻賦,來肩英俊游。 私智甚鳬短,塵容若鴟愁。 備員太史氏,補屬富民侯。 姑學了官事,何嘗分主憂。 日貪斗食利,歲感星躔周。 中都富才彥,方駕若龍虯。 茂先善史漢,平津治春秋。 高文用司馬,格五寵虞丘。 間闊路逢葛,繽紛人召鄒。 桑羊興賈豎,安國出縲囚。 汲鄭貴交盛,徐陳英藻遒。 況乃天下樞,雄雌來九州。 衣冠徑複道,鼓吹出長楸。 席上萬錢箸,橋邊八列騶。 雍容緩魯玦,意氣拂吳鉤。 咨予良不韙,瓴甓厠珠璆。 吹竽昔已濫,在梁今可尤。 臺閣魏舒被,風霜蘇季裘。 有志謝軒鶴,無機防海鷗。 恭竢杜陵課,誅茅歸故疇。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人日送房二十六侍御歸越

    驛騎歸時驄馬蹄,蓮花府映若邪溪。 帝城人日風光早,不惜離堂醉似泥。

    權德輿 唐宋诗
  • 遊城南十六首 楸樹二首 二

    幸自枝條能樹立,可煩蘿蔓作交加。 傍人不解尋根本,却道新花勝舊花。

    韓愈 唐宋诗
  • 發青山

    鳧鷖聲暖野塘春,鞍馬嘶風驛路塵。 一宿青山又前去,古來難得是閑人。

    趙嘏 唐宋诗
  • 八八

    逢師須安拜,(「禮拜」,伯三七一六卷作「頂禮」。 )過道向前行。 (「過」,伯三六五六卷作「遇」。 「行」,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參」。 )莫生多別相,(「多別相」,伯三六五六卷作「離別想」。 項楚校「多」爲「分」。 )見過不知南。 (「知南」,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和南」。 伯三五五八卷此句作「相見過不知」。 )。

    王梵志 唐宋诗
  • 和仁仲春日十絕 其四

    莫笑遊人冷落時,風光流轉不須疑。 去年草色空成恨,今歲花光又滿枝。

    胡寅 唐宋诗
  • 臨高臺

    上臺意悲傷,下臺夢顛倒。 不緣臺高下,心腸自草草。 臺下東西水,水繞南北道。 一水一重山,紅顔望中老。

    沈濬 唐宋诗
  • 陪梁大諫察院同登蔣山

    山如屏障阜如鐘,中有巍巍古梵宮。 六代興王俱掃跡,一僧遺塔尚摩空。 萬松雪類長波掛,八水源從異域通。 家在天台最深處,見山還憶故山中。

    吳芾 唐宋诗
  • 感懷

    五日轉一候,百年能幾春。 雨苔堆碧色,風蘂委紅塵。 神晤又何說,交疎莫强親。 杜門誰是伴,杯酒聖賢人。

    李石 唐宋诗
  • 次韻楊光父見贈

    爲善惟不足,務德莫如滋。 古人行此道,名與星斗垂。 是邦禿鬢翁,實乃古醜夷。 區區豈云難,長者能折枝。 上尋聲光遠,下感風俗衰。 老夫强解事,曲學安所施。 不見南海濱,舉世誰保持。 吾言那可用,鄉黨笑脫頤。 但皆指喬木,故園今在茲。 喬木誠茂美,歎息將何爲。

    晁公遡 唐宋诗
  • 晚秋農家八首 其三

    豢犬使警夜,畜雞用司旦。 徹警盗所窺,失旦固吾患。 豈無糠粞費,施報不可緩。 家居亦爲政,發我中夜嘆。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