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纔十日,應月已三蓂。 池面開新素,山光復舊青。 灰飛空玉琯,醅動漲金瓶。 剩作尋芳具,當筵忌獨醒。
无
其他无
〔宋朝〕 宋庠
迎春纔十日,應月已三蓂。 池面開新素,山光復舊青。 灰飛空玉琯,醅動漲金瓶。 剩作尋芳具,當筵忌獨醒。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士,盡日繞叢行。 憐此皓然質,無人自芳馨。 衆嫌我獨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蘂花,攀玩衆所爭。 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爲輕。 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爾,理與人事幷。 君看入時者,紫豔與紅英。
日覺雙眸暗,年驚兩鬢蒼。 病應無處避,老更不宜忙。 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長。 今秋歸去定,何必重思量。
至人□□識仙風,瑞靄丹光遠鬱蔥。 靈跡才辭周柱下,祥氛已入函關中。 不從紫氣臺端候,何得青華觀裏逢。 欲訪乘牛求寶籙,願隨鶴駕徧瑤空。
生居忠正地,遠慕鳳凰城。 已見三冬學,何言徒聚螢? (伯三七二○卷。 原附悟真詩後,題作「依韻奉酬」。 其署銜爲「右街千福寺三教首座入內講論賜紫大德」。 )。
何事長沙謫,相逢楚水秋。 暮帆歸夏口,寒雨對巴丘。 帝子椒漿奠,騷人木葉愁。 惟憐萬里外,離別洞庭頭。
自接麯生蓬戶外,便呼伯雅竹床頭。 真逢幼婦著黄絹,直遣從事到青州。
陟彼南山采。
行並焦湖試問塗,何如震澤占姑蘇。 提壺聒聒勸誰飲,我不知君渠自呼。
松喬吹斷綠雲璈,海迥天空冉冉高。 他日幅巾期汗漫,崑丘同約上風濤。
風避烏沙鎮,心懷白帝城。 峽中險已過,江上浪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