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奉詔賦後苑諸殿牡丹

〔宋朝〕 宋庠

靈囿先春啟,聯跗應候開。 根隨一元毓,瑞協兩宮來。 吐艷迎丹旭,揚芬散薄埃。 歛煙交鈿合,側露並霞杯。 耀彩珠翻樹,薰空蕙借煤。 化工殫巧意,不爲翦刀催。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唐鐃歌妓吹曲十二篇

    麴氏雄西北,別絕臣外區。 既恃遠且險,縱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師,熊螭以爲徒。 龍旂翻海浪,馹騎馳坤隅。 賁育搏嬰兒,一掃不復餘。 平沙際天極,但見黃雲驅。 臣靖執長纓,智勇伏囚拘。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羣趨。 咸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與軀。

    柳宗元 唐宋诗
  • 贈僧五首 自遠禪師

    自出家來長自在,緣身一衲一繩牀。 令人見即心無事,每一相逢是道場。

    白居易 唐宋诗
  • 舞鳯石

    遠見麻姑戲瑞禽,每來教舞此壇心。 基離地面三千丈,勢倚雲根一萬尋。 煙海日搖雙翅影,洞天風散九韻音。 自從越叟分明說,便想羅浮直至今。 (〖1〗上面這些詩寫辰一小冊上,線裝,僅存五葉,共二十八首。 後有殘闕,原書葉數、詩數不知多少。 總題《涉道詩》,下題撰人李翔姓名。 李翔的時代和事跡無所考,這個詩集也不見於著錄。 所歌詠酬答的都是道山道觀,當時道教的天師、尊師、鍊師、總真以及供奉和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跡等。 這應該是一部現存最古的道徒詩集。 〖2〗詩中所表現的山名和地名,多在今江西、江蘇、浙江三省,主要是在龍虎山、茅山、天台山之間,李翔大概就是這一地區以內的人。 他的時代,大概是第九世紀末年或第十世紀初年的人。 謝自然是貞元十一年〖七九五〗十一月十二日卒於梁州西門外金泉山的,韓愈〖七六八--八二四〗有《謝自然詩》〖《昌黎先生集》卷一〗,李翔有《題謝自然傳後》〖傳爲郡守李堅所作〗,所以李翔時代,疑比韓愈稍晚。 〖日本《道教研究》第一冊刊吳其昱《李翔及其涉道詩》推定李翔爲唐高祖九世孫,江王李元祥之後,曾官莆田尉,約於咸通間在世,所據爲《新唐書》卷七○下《宗室世系表》,可備一說。 〗)。

    李翔 唐宋诗
  • 闕題

    一道春江枕驛樓,聞君此處泊行舟。 花當粉檻人閒立,燕拂青蘋水漫流。 芳草引歸南國夢,和風吹起故園愁。 余今自是迷津者,爲勸王孫莫遠遊。

    李郢 唐宋诗
  • 送李將軍

    征西諸將一如君,報德誰能不顧勳。 身逐塞鴻來萬里,手披荒草看孤墳。 擒生絕漠經胡雪,懷舊長沙哭楚雲。 歸去蕭條灞陵上,幾人看葬李將軍。

    劉長卿 唐宋诗
  • 題西隠

    西風數客一闌干,秋色翛然得細看。 潦水倍知寒事早,夕陽更覺晚山寬。 小留待月鐘無遽,半醉題詩燭未殘。 憶得向來幽獨處,黄精未熟客衣單。

    趙彥端 唐宋诗
  • 送家連父解綿竹丞

    猿臂將軍數自奇,白頭州縣竟何爲。 斲墁未盡成風巧,測管才窺澤霧姿。 流水繞除空日日,西山拄笏謾時時。 一杯相送貧無力,剩有新詩說去思。

    李流謙 唐宋诗
  • 發箧得故人書有感

    衰鬢星星換舊青,世間萬事但堪驚。 晨炊欲熟客未覺,夜漏漸殘人尚行。 花發且爲無事飲,詩成非復不平鳴。 京華朋舊凋零盡,忽見緘題似隔生。

    陸游 唐宋诗
  • 次韵章茂獻謝茶

    墨談名高筆有花,胸中五色補皇家。 諫書夜奏常焚稿,講舌時乾每賜茶。 秘祝重尋丹竈火,長生元笑紫河車。 新詩有味知何似,雙井春來試白芽。

    周必大 唐宋诗
  • 和渭叟梅花

    不避風霜苦,自甘丘壑潛。 未禁沾額角,信好插梳尖。 春意已張本,寒威今解嚴。 殷勤留客意,尚許隔牆覘。

    尤袤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