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伯中尚書學士歸闕

〔宋朝〕 宋庠

故人同省復同班,且喜先歸奉帝鑾。 居守乍拋留宅鑰,造朝重拂寶梁冠。 仙楹夕靄通飈馭,祕廡晨暉轉露盤。 我有寸心空戀主,捫膺難把向君看。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弔元魯山 五

    遠階無近級,造次不可升。 賢人潔腸胃,寒日空澄凝。 血誓竟訛謬,膏明易煎蒸。 以之驅魯山,疎迹去莫乘。

    孟郊 唐宋诗
  •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 和寄樂天

    賢愚類相交,人情之大率。 然自古今來,幾人號膠漆。 近聞屈指數,元某與白乙。 旁愛及弟兄,中權避家室。 松筠與金石,未足喻堅密。 在車如輪轅,在身如肘腋。 又如風雲會,天使相召匹。 不似勢利交,有名而無實。 頃我在杭歲,值君之越日。 望愁來儀遲,宴惜流景疾。 坐耀黃金帶,酌酡頳玉質。 酣歌口不停,狂舞衣相拂。 平生賞心事,施展十未一。 會笑始啞啞,離嗟乃唧唧。 餞筵纔收拾,征櫂遽排[比]。 後恨苦緜緜,前歡何卒卒。 居人色慘淡,行子心紆鬱。 風袂去時揮,雲帆望中失。 宿酲和別思,目眩心忽忽。 病魂黯然銷,老淚淒其出。 別君只如昨,芳歲換六七。 俱是官家身,後期難自必。

    白居易 唐宋诗
  • 酬周秀才

    三展蜀牋皆郢曲,我心珍重甚瓊瑤。 應緣水府龍神睡,偷得蛟人五色綃。

    施肩吾 唐宋诗
  • 詠史詩 峴山

    曉日登臨感晉臣,古碑零落峴山春。 松間殘露頻頻滴,酷似當時墮淚人。

    胡曾 唐宋诗
  • 七言 七

    鶴爲車駕酒爲糧,爲戀長生不死鄉。 地脉尚能縮得短,人年豈不展教長。 星辰往往壺中見,日月時時衲裏藏。 若欲時流親得見,朝朝不離水銀行。

    呂巖 唐宋诗
  • 詠毀天樞

    天門街上倒天樞,火急先須卸火珠。 計合一條麻線挽,何勞兩縣索人夫。

    李休烈 唐宋诗
  • 雲門山投龍詩刻(並序)

    □□(《全唐詩》作「曉登」)雲門山,直上壹千尺。 絕頂彌□(《全唐詩》作「孤」。 )聳,盤途幾傾窄。 前對堅裂峯,□□(《全唐詩》作「下臨」。 )削成壁。 陽□(《全唐詩》作「巘」。 )靈芝秀,陰崖仙乳□。 (此句《全唐詩》作「陰崖半天赤」。 )□□□羣山,遠望何所隔。 太陽未出海,曠晃半天赤。 (《全唐詩》無以上四句。 )大壑静不波,渺溟無際碧。 (「碧」,《全唐詩》作「極」。 )是時雪初霽,沍寒冰(《全唐詩》作「水」。 )更積。 恭(《全唐詩》誤作「披」)展送龍儀,寧安服狐白。 □□(《全唐詩》作「沛恩」)惟聖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昇,五域□□(二字《全唐詩》亦闕。 )覿。 帟幕翠微亘,機□(《全唐詩》作「茵」。 )丹洞闢。 □□(《全唐詩》作「祝起」。 )鳴天鼓,拜傳端素冊。 霞間□□□,(《全唐詩》作「朱紱縈」。 )嵐際黃裳襞。 玉□(《全唐詩》作「策」。 )□□(《全唐詩》作「奉誠」)信,□□□(《全唐詩》作「仙佩俟」。 )奔驛。 □(《全唐詩》作「香」。 )氣入岫門,瑞雲出巖石。 至誠必招感,大福旋來格。 空□□□□,(《全唐詩》作「中忽神言」。 )帝壽萬千百。 (見畢沅、阮元撰《山左金石志》卷十二。 )(〖1〗按石刻詩題下有「北海郡太守趙居貞述。 渤海吳□書。 郡人李元莊鐫」等字。 石刻係天寶十一載所立,正書,崖高四尺五寸五分,廣二尺,在益都縣雲門山洞西關帝廟後北壁。 〖2〗此詩序文中所書玄宗尊號,石刻本與《全唐詩》不同。 按《新唐書·玄宗紀》載天寶七載羣臣上尊號曰「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 又天寶八載復上尊號曰「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應禉皇帝」。 石刻所稱,顯係天寶七載所上尊號,然石刻立於天寶十一載,則當以《全唐詩》取天寶八載所上尊號爲是。 望頗疑作序刊石者緣一時疎忽,誤取七載尊號,而後之錄是刻者知其誤而糾正之,此《全唐詩》據本之所以異於石刻也。 )。

    赵居貞 唐宋诗
  • 久留蕪湖待巨卿仲甄不至

    吳波晴浸夕陽紅,一語丁寧北去鴻。 頗覺淹留添髮白,不妨羞澀剩囊空。 枕頭靠睡禁長日,舸背占旗惜便風。 想得家山俱在夢,亦應煩悶略相同。

    李流謙 唐宋诗
  • 將至金陵先寄獻劉留守

    梁益羈遊道阻長,見公便覺意差彊。 别都王氣半空紫,大將牙旗三丈黄。 江面水軍飛海鶻,帳前羽箭射天狼。 歸來要了浯溪頌,莫笑狂生老更狂。

    陸游 唐宋诗
  • 述野人語二首 其二

    重重大布敵風霜,籬外桑陰五月凉。 軟飯一盂千萬足,那知世有郭汾陽。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