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陰誰不感摧頹,更值亨衢出處催。 根柢只堪陪櫟社,功名何足玷雲臺。 覽窮文史篇章倦,過盡榮華老病來。 宮衮裁詩褒意厚,昏瞳刮膜喜重開。
无
其他无
〔宋朝〕 宋庠
歲陰誰不感摧頹,更值亨衢出處催。 根柢只堪陪櫟社,功名何足玷雲臺。 覽窮文史篇章倦,過盡榮華老病來。 宮衮裁詩褒意厚,昏瞳刮膜喜重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分拙多感激,久遊遵長途。 經過湘水源,懷古方踟躕。 舊稱楚靈均,此處殞忠軀。 側聆故老言,遂得旌賢愚。 名參君子場,行爲小人儒。 騷文衒貞亮,體物情崎嶇。 三黜有慍色,即非賢哲模。 五十爵高秩,謬膺從大夫。 胸襟積憂愁,容鬢復彫枯。 死爲不弔鬼,生作猜謗徒。 吟澤潔其身,忠節寧見輸。 懷沙滅其性,孝行焉能俱。 且聞善稱君,一何善自殊。 且聞過稱己,一何過不渝。 悠哉風土人,角黍投川隅。 相傳歷千祀,哀悼延八區。 如今聖明朝,養育無羈孤。 君臣逸雍熙,德化盈紛敷。 巾車徇前侶,白日猶昆吾。 寄君臣子心,戒此真良圖。
賈誼哭時事,阮籍哭路岐。 唐生今亦哭,異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飢。 不悲口無食,不悲身無衣。 所悲忠與義,悲甚則哭之。 太尉擊賊日,尚書叱盜時。 大夫死兇寇,諫議謫蠻夷。 每見如此事,聲發涕輒隨。 往往聞其風,俗士猶或非。 憐君頭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鬱鬱何所爲。 不能發聲哭,轉作樂府詩。 篇篇無空文,句句必盡規。 功高虞人箴,痛甚騷人辭。 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時人嗤。 藥良氣味苦,琴澹音聲稀。 不懼權豪怒,亦任親朋議。 人竟無奈何,呼作狂男兒。 每逢羣盜息,或遇雲霧披。 但自高聲歌,庶幾天聽卑。 歌哭雖異名,所感則同歸。 寄君三十章,與君爲哭詞。
何言寸祿不沾身,身沒詩名萬古存。 況有數篇關教化,得無餘慶及兒孫。 漁樵共壘墳三尺,猿鶴同棲月一村。 天下未寧吾道喪,更誰將酒酹吟魂。
童子出家無第行,隨師乞食遣稱名。 長沙豈敢論年幾,絳老惟知甲子生。
褭褭孤生竹,獨立山中雪。 蒼翠搖動風,嬋娟帶寒月。 狂花不相似,還共凌冬發。
適去莊生邑,還臨孔父鄉。 仍聞舊隠處,近在武夷傍。 道氣年長度,儒風日以光。 何時看解組,歸去事仙方。
賢哲不同才,論心則皆仁。 去就不同趨,惟義乃可親。 仁非比周用,推己以逮人。 義非楚越疏,顧不私其身。 伊誰覺後世,凜凜周先民。 姬公徂東山,流言起齗齗。 召公發金匱,王逆繡裳新。 它日奭有疑,不悅公未逡。 子往暨汝濟,公語尤諄諄。 忠誠共白日,勢利一飛塵。 姬家八百祀,盛業兩公因。 其人不可見,此意常自真。 吁嗟刎頸士,一失爲參辰。 我思尚友徒,表此三千臣。
幽鳥語如篁,柳垂金線長。 雲收山谷靜,風送杏花香。
曉霧朝暾紺碧烘,橫塘西岸越城東。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鷺孤明菱葉中。 信脚自能知舊路,驚心時復認鄰翁。 當時手種斜橋柳,無限鳴蜩翠掃空。
煙雨桃花夾岸栽,低低渾欲傍船來。 石湖有此紅千葉,前日春寒總未開。